华妮
摘要: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推理能力在历史思维能力中占据重要比重,教师教学中应转化身份,由课堂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合作探究,使课堂由传统知识灌输场所成为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地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与探究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逻辑推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86
引言
中学历史的教与学,最终还须落实在学生历史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养成中。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养成,还须自身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活动,在头脑中经历推理的过程,对习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构建历史框架,推演历史脉络,形成规律性认知。只有如此,历史知识才能成为构建历史思维的有效基础,历史学习才能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逻辑推理概说
逻辑推理又称形式逻辑,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思维工具,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后,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按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逻辑推理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以个别性或特殊性判断为前提提出一个以普遍性判断为结论的推理。”即一般—特殊的推理过程。以S代表某类型的现象,S1、S2、S3代表S类的个别对象,用P代表该现象的规律,那么推理过程为:S1-P;S2-P;Sn是P;因此S-P。而演绎推理是“以一般性原理的判断为论据来论证以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的判断表达的论题。”即特殊—一般的推理过程。演绎推理最常见的形式为三段论,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推理过程为:大前提M-P;小前提S-M;则结论S-P。归纳与演绎法作为常用逻辑推理方法,广泛而深入渗透在教师历史教学与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
二、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与学中的应用
(一)逻辑推理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日常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种认识历史现象的观念或规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归纳推理历史教学将是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此类示例不胜枚举,如通过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学习,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总趋势;通过对欧共体、北美自贸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学习认识战后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得出时势造英雄的结论,诸如此类均可使用归纳推理法。
以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从分封制到各个历史时期皇帝制、中央官制演变、选官制度、台谏制度概况。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发展至顶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深刻的历史传统。同时,中国古代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建,古代治世、盛时与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成熟关系密切。演绎推理则更多在专业历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学家面对固定的有限的史料,通常需要利用演绎推理去对未知的历史进行探求。在新课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演绎”,但由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使教科书内容和教学时间所限,有的无关宏旨的小知识被省略,有的相关联的知识被割裂在教材的不同章节,影响了对历史的理解。而演绎推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恰恰是对“相关性”的发现能力。这一特性对于历史深度学习和理解尤其重要。利用有限史料去推理未知历史,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依据人类认识社会的一般结论,经过推导得出。
例如对英国二战前的绥靖政策的理解。一般理解为一战以后英国债台高筑,无实力也无决心再次战争,不得不采取绥靖政策。这实际上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演绎推理,其完整形态应为: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实力作后盾,一战以后英国的绥靖政策是软弱的外交政策,一战后英国采取了绥靖政策是由于国家实力衰退。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英国外交政策的长时段传统出发,得出这样的解释:英国具有保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传统,一战以后英国的绥靖政策是扶德抑法,维持欧洲均势,一战以后英国的绥靖政策是大陆均势传统的体现。从中可以发现,与自然科学将定理和公式明确地呈现给学生不同的是,历史学的大前提往往隐藏在知识之中,历史认识来自对大前提的挖掘和选取。学生在解答论述题时,需要根据史料迅速归纳出主题,同时多角度提取史实,运用史论结合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逐渐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逻辑思维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集中体现为被称为历史考试改革的试验田的历史论述题中。特别是2016年以来试题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能否进行有效的逻辑论证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该题由论题、论据和论证三部分构成。论题是论证的对象,主要解决“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论证的理由或依据,主要解决“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是联系论据与论题的逻辑纽带,主要解决“怎样论证”的问题。而本题中逻辑论证的基本方法恰恰是对归纳与演绎两种推理方式的灵活运用。
结束语
综上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更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更注重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教师视野的开阔度。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被广泛应用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改变传统接受—识记—刷题的学习模式以及枯燥反复的强化训练模式,更加突出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逻辑推理的成功感,从而使逻辑推理与历史学习完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分析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与学中的应用[J].祁长辉.文理导航(上旬). 2019(01)
[2]浅谈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与学中的应用分析措施[J].余应华.考试周刊. 2019(43)
[3]基于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与学中的应用探讨[J].陈未英. 知识文库. 2019(08)
广南县第三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