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1-09-10 19:44:14周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心理健康幼儿

周琴

摘要:经调查研究表明,幼儿期到小学是形成和纠正儿童特征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可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孩子们的特点和行动习惯将进入良性循环。相反,如果错过最有效的教育时期,即使做出10倍的努力也会成为无效。本文就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35

儿童的成长必须基于健康,而大部分人认为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其实这个想法完全错了。真正的健康意味着个人处于身体、精神、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有两种意义:一个是说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不仅给自己一种好的感觉,还和社会和谐相处。另一个是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动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开始,不管是知识教育还是心理教育。幼儿园和家长们应该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根据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确保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平台理念: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使家庭与校园充分互动!尤其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方向。以网络为基础建立的家园教育平台,缩小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实现“家园互动”、“同期教育”、“无限沟通”,使家长更详细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教育,并在幼儿园做好家庭教育。这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提高了幼儿园品牌和影响力。

家园教育平台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园的硬件使用率,使幼儿园的软件水平达到了最高水平。很多幼儿园的硬件(电脑、数码机器等)条件很好,但由于电脑使用率不高,数码照片长期堆积,系统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利用家园教育平台,幼儿园系统地管理各种影像音响数字和文件资料,使幼儿园拥有一流的软件水平。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构建

1.1自信生成

首先要有自信!相信描写自信的话语大家都不陌生。人生在世,无论去哪里,生活或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有自信。自信可是人生路上的一大法宝,用钱都买不到!

还有要和孩子们好好沟通,你一句一句地不停的要求这不是双方的沟通。多和孩子们沟通,给孩子们制造沟通的桥梁,缓解心灵的淤青,让所有的事情都平静下来,沟通,和人们分享心灵。不要给孩子们戴太多的枷锁,让孩子们随意发挥。让他们为自己的心灵搭桥,这将会给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就是要教育好,这一代人论古今,文学是本钱,走上知识的光辉道路,以良好的教育方式提高心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好好读书。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更好地立足。

2.2多角度

家长和老师应该营造民主的家庭和幼儿园的氛围,和孩子们多沟通,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教师和学生关系。孩子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

此外,说话和行动要以身作则,行动教学的效果往往大于口头传达。与其整天叽叽喳喳地喋喋不休地教孩子,不如自己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起到模范作用。对孩子说话一定要心平气和,平时和别人说话说话说话要有平常心,不要大喊大叫。

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父母、老师要无条件地给予孩子们爱。但是这无条件的爱不是过分的宠爱,而是不希望回报,没有私心的疼爱。

而且,也要学会适当地放手,给孩子留下充分的空间。不要一个人代替所有的事情。如果认为孩子们做得不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话,就代替孩子做,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孩子们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

其次要加强交流。包括与家长的交流,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老师的交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心情就会有所缓解,并将他的情绪朝着积极稳定的方向发展。

3.3家庭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家长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位老师,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们来到世界上接触世界最多的是,作为家庭成员,营造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认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让所有家长理解幼儿园,参加幼儿园工作和中央幼儿园,发现家长的需求并进行指导。促进所有儿童的身心发展,成为幼儿园从事家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效的方法实施家长工作,家园双方才能形成教育协作,起到教育作用好好发挥,促进幼儿的成长。

三、总结

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积极沟通来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交流是通过让对方满意对方的观点、感情等,通过相互理解和接受,形成和谐的新关系。这取决于家庭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程度,这种沟通是双向的。教师应随时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成绩和不足,家长也应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样子。另外,沟通方式也多种多样,让各家长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经历、能力、素养等条件。家长们为了教育孩子,会满足教育需求,积极支持工作。家长们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和直接参与,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情况,共享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功能和教育经验。这样一来,家长、学校双方的教育目标将继续朝同一方向发展,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米玉.多維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01):52-56.

[2]欧湘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新智慧,2021(02):104-105.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心理健康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