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

2021-09-10 19:03:59杨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渗透策略小学美术

杨杨

摘要:美术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美術学科也承担着主要的美育责任,能够使小学生们在学科学习当中也得到美育教育。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生们也是需要有着放松的间隙时间,而小学美术学科正因为有着丰富缤纷的课程,并且还能够让学生们逐渐接触美学文化,触类旁通的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是十分重要也是必需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72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睁眼看世界的其中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太多需要欣赏的美,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也能够油然而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展开学习,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工作的实施。所以,在小学这个基础的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小学美术的实践教学工作,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们养成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完成美育的主旨目标。并且,正是因为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与探索世界的铺垫阶段,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积极努力,为学生们去打下良好的美术学习基础。因此,本文将重点开展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美育教育的概述

1.美育教育的内涵

美术这门学科,显而易见的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实践创造能力的艺术学科。在小学的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教材中的丰富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与兴趣,为学生们传递关于美学的文化知识。而素质教育的推行,为美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因为美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十分的重要的,美育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们认识美、发现美、理解美,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美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以及在生活交际方面的能力。美育是作用于学生兴趣爱好方面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存在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们接受美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兴趣。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里,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精神上的匮乏与需求,提高学生的精神能量。

2.美育教育的作用

美育教育的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们清晰的认识美的存在,认识到自身对于美的需求。而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掌握欣赏美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再增强学生们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与实践能力。众所周知,美术这门学科是需要学生们进行学习与创作的,与文化学科不同的是,美术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的创造,从而让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到创作美的过程与乐趣。而在这其中渗透美育教育,自然能够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审美基础与追求美的信念。也在于培养学生后天的美术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在美术学习中去体验更为有趣的学习过程。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

1.生活化的美术教学

坊间所谓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说明在艺术的创作中,素材与灵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取自于生活的,所以生活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而美术作为艺术中的主要种类分支,自然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像很多美术作品都是取之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比如工艺美术中的各种工艺品,比如装饰画等等,正是应了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美育教育的渗透,就需要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们回归于生活当中去发现美、寻找美。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亲近自然,亲近美学元素,并开阔胸襟的去接受更多样形式的美。比如在《画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番自己对于生活中一些小故事的想法与记忆,想一想有什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们去进行创作。在故事的表现上,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与生活相结合,选取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去体验中国画技法的不同效果,使之能够认识到美的产生。于此,美育教育的目的便能够实现了。

2.精神创设美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直是教师们常能够用到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去创设情境,再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带领学生们设身处地的去感受美学的魅力。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美育教育的渗透,就可以选取丰富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去进行欣赏,以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加以生动的语言与多媒体资源,在方方面面之中去精心的为学生们创设出美学情境,使学生们感受到浓郁的美学氛围。比如在《追寻文明的足迹》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并为学生们举例说出应是常识的世界文化遗产,要让学生们对文化遗产有充分的认识。之后,再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去收集各种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使学生能够在这其中去领略到不同国家的美学特征,从而拓展美学视野。

3.在实践中创造美

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让学生能够有着基本的创造能力,在亲自动手创造中发现美。而在美育教育的渗透中,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们能够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去尝试创作出自己所喜欢的美术作品,这也是为学生们树立美术学习信心的一种手段。创造美的过程是充满魅力的,学生在这过程中便能够更进一步的爱上美术。比如小学美术常会以绘画与手工两个环节来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去进行实践创作。比如在《复制与传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出年画的美学特征与色彩特点,并了解年画的发展历史,在创造中理解年画的审美价值。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启蒙时期。而美术课程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对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璐.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探析[J].情感读本,2017(14):6-6.

[2]张帆.浅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J].新课程导学,2018,000(034):41.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泷泊镇第一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渗透策略小学美术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15:24:42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52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09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