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锐
高中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学习压力大,由此引发的精神紧张问题需要引起每个教师的重视。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负责人,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认真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在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正因如此,国家在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多次提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从而健康地成长。反之,如果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容易出现心神不宁、上课走神、心情压抑的情况,甚至还可能出现抑郁倾向。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很容易引发上述问题。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指导者,应该肩负起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
当前高中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人们普遍对于抑郁症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了解还不够,甚至很多人在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认为自己只是暂时心情不佳。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需进一步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经过调查研究,有的高中学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心理问题存在泛泛而谈并不深入研究的现象,在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做得不够好。个别教师忙着完成教学目标,催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而部分学生忙着多学几个知识点、多解几道题,双方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缺乏也容易造成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不能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可能会简单归结为暂时性的心情不好,容易错过最佳的心理引导时机。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教师应提升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首先需要教师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很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教师需要经常阅读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书籍,对自身心理有深入、正确的分析,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班主任,更需要经常和其他科任教师交流心理健康知识,从不同角度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只有自身有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在教学课堂中正确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更好地帮助学生调整自身情绪,使其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加深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会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才有利于后续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展开。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诉说自己最近的一些想法,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提出建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中释放内心压力,调节自身情绪。教师也可以由此了解学生最近的一些烦恼和困难,后续也可以更好地开展辅导工作。
此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一些作业中了解学生最近的状态,比如向语文老师了解学生最近在周记、作文等文字作品中的情绪动向;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神经调节情绪的课本知识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最近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是如何进行调节的。总而言之,教师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在发现学生心理状况不佳的第一时间采取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往往会花费最多的时间和心血在课堂教學上。学生与教师接触最多的时间也是在课堂上,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非常有必要。
例如,在学习《体液调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种激素对人体情绪的影响,从而引出人类心理健康也是人体健康的一部分,让学生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可以找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当人体心理出现问题时体内激素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激素对于人体情绪的影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找到调节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缺乏一定生活经验的学生易陷入不良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教师应加大自身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培养学习优秀、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生,让学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太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