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南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构思(Conceiving)、设计(Designing)、实现(Implementing)和运作(Operating)4个层面,力图制定富有成效的课程建设标准,以更好地贴近工程实际,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学生走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理念,近年来课程教学团队在新工科背景下,抓住新时代工科专业的发展契机,在客观分析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后,以CDIO理念为指导,对“智能仪器仪表”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一、课程实施安排
根据智能仪器仪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在智能化仪器设计课程中选择了几个可以实施、并且与实际工作关系密切的测量任务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例如:学生5至7人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教师提炼每个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将项目在小组中进行细化分工。每组的小组长负责项目的明确分工、协调,并针对出现问题积极与教师交流。在项目完成后各组撰写研究报告,分组进行答辩汇报和相应实验演示。通过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使得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分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评价体系
CDIO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采用有效的评价过程来衡量学生能力的高低。智能化仪器设计课程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包含了实践,因此在课程评价时采用阶段性考核和笔试结合的方式,基于项目交流和报告做评判,考核学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报告结合习题作业的方式,以分组汇报、项目成果的方式考查团队,综合考核学生“设计一制作”能力。
三、效果反馈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项目式教学的教学内容、CDIO模式的教学效果、CDIO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了解CDIO对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
小結: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在新工科背景下,抓住新时代工科专业的发展契机,在客观分析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后,以CDIO理念为指导,从丰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培养;明确考核标准,进行多方面考核;注重实践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等角度,对“智能仪器仪表”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 朱张青.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 教育与现代化, 2010(1):30-33.
[2] 张慧平, 戴波, 刘娜,等.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 31(0z2):138-141.
[3] 张辉. CDIO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09):110-113.
[4] 逯燕玲, 戴红, 侯爽.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数据库课程实验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5] 李艳, 张卫东.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 外语电化教学, 2013.
衢州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衢州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