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兰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部分,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语文教学将阅读、写作进行了人为分割,限制了小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课实践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发展,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不长,知识的积累比较有限,为提高其语文素养,还需要教师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处于养成的阶段,这一时期各种教学活动的进行,还需要教师对其给予正确的引导,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课的必要性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已成为顺应新课改要求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对素质教育的渗透与落实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与写作知识的时间更长,自身文学功底也更深厚,因此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更适用于高年级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前,语文教师应着重于锻炼学生阅读思维方式,确保学生达到一定的课内与课外阅读量,促使学生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语文写作的学习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无从下笔的不良现象。与此同时,高年级小学生受年龄限制,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在课堂上极易受外界影响因素干扰,从而无法保持高度集中力与专注度,未能将课堂教学效果全面体现出来。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课的实践
2.1有效地组织仿写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偏于感性,也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弱,而直观思维比较突出。因而,在学习中,他们主要是通过观察、体验、操作这些较直观的方式来完成学习,而单一地靠逻辑推理、理念归纳来学习,则效果较差。所以,在读写结合中,组织学生仿写是一种效果最佳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收获直接转化为写作素养。但需要注意的是,和把握积累方向一样,仿写其实也应有具体的目标,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教师组织学生仿写,任务安排得太模糊、笼统,学生就抓不信仿写的要点、重心。表面上看,与仿写的对象很相似,但只是形似,不是神似。模仿之后,并不能把技法、章法迁移为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就是当学生脱离效仿对象的时候,仍然不会创作。这就失去了仿写的意义。例如,在教授《落花生》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中作者想表达出的思想,从而为学生的仿写打下基础,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反复地阅读本文。还可以让学生把花生的情况、所结的果实和其他的植物进行比较,比如,与苹果、梨、番石榴、桃子等进行对比。学生经过观察和对比后,让学生写出一篇观察过程和对比结果的作文。
2.2组织学生完成课前读后感
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读后感作为重要读写练习方式,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中有着关键性影响。但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通常在正式课程讲解完毕后要求学生完成读后感,误导学生将读后感视为语文教师评级考核学习成果的手段,不仅无法保障学生读后感完成效率和质量,增加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知识的负担,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常规,将读后感写作练习转移到课程开始前,不但能督促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内容,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前阅读习惯,还能促使学生在阅读后及时记录心得体会以及积累相关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在读后感写作过程中加强读写结合能力,拓宽阅读与写作学习渠道。另外,开展课前阅读写作教学,还能帮助语文教师了解与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案,针对学生较为薄弱的知识模块展開教学。
2.3强化读写结合指导
为了避免教师在布置当堂阅读任务、写作任务时,小学生出现写作方向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托最新部编版教材的自有支架,引导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并分享通过文字“看到”的画面。上述形式,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写作中叙事的方向,简化构思步骤。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让小学生准确、生动地描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并挖掘、寻找、发现、理解、运用语言要素。例如,《村晚》中的“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这首诗的语文要素,可以将其与情感表达有机统一后,回归于朗读,切实增强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更需要注重创新,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未来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和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明确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结合教学中具体的学习内容,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培育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莉娟.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有机结合方式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9(08):50.
[2]张竹.“读写结合”是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线[J].新课程(中),2019(03):17.
[3]秦丽.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D].扬州大学,2018.
四川省渠县土溪镇第一中心小学 63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