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侠 李冰
摘要:为了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对班级自主管理中的问题学生进行转化,消除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提出了多角度激发问题学生主动性、鼓励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的相关策略,以保障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班级自主管理 问题学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多角度激发问题学生主动性,强化自主管理能力
(1)正确认识自我,端正思想
所谓自主管理就是要在自我认识的前提之下,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因此,要转化问题学生,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是第一步。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基本成型,也能够辨别好坏,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而问题学生之所以无法合理进行自主管理,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贪玩,学习积极性差。这类问题学生一方面自己不想学习,也很容易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要对他们进行转化,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环境,如果不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其危害性来警示这类问题学生,让他们对学习有个正确认知,从而能够进行自我监督和管理。第二,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往往消极对待自己和学习生活,甚至自暴自弃。这类问题学生就要采取以下办法,即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怀,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具体策略我们在下文说明。第三,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虽有意识管理自己,但是受不良习惯影响,自主管理效果不佳。这类问题学生,我们也将在下文中说明其转化对策。
(2)给予鼓励关怀,增加自信
对于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问题学生,他们往往在主观上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认为自己学不学都考不上大学,如此便不去努力,彻底放弃。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用鼓励关怀的方式,让他们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重新努力的希望。例如,学生在数学上没有天赋,就可以鼓励他在别的领域发挥所长,并告诉他,高考是要看全面成绩,但是人生有一技之长就算成功。通过让他们转换思路来看自己的人生,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奋斗的目标,构建努力的希望,从根本上激发他们内心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自主管理。
(3)规范行为习惯,提高自觉
对于受不良习惯影响的问题学生,需要与他们“约法三章”,用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需要改正什么习惯,为什么要改正这个习惯,改正这个习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让他们“有据可循”,激发内在的主动性;其次,我们要告诉学生改善不良习惯的办法,且要是适合他们自己的办法,让他们“有法可依”;最后,我们要给予学生改正的外在激励,与他们“约法三章”,如果改正之后会获得什么奖励,如果改正不了会获得怎样的惩罚。以“奖惩”来约束,以“办法”来治理,从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鼓励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促进潜能运用发挥
(1)予以发言权。班级不是班主任的,而是学生共同的。要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尤其是问题学生。因此,要给予他们发言权,以在班级事务当中提出见解、建议、意见。让他们获得班级的尊重,他们自然会尊重班级的秩序和管理,而自觉对班级的制度加以维护。
(2)予以监督权。问题学生虽然自主管理能力较差,但是却有监督管理别人的精力和能力,也能够从观察、监督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班级秩序的重要性,如果加以引导,便会反思自身,然后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事务当中,提高自觉性。因此,可以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监督权,并让他们在监督之后进行反思,引导他们思考个人行为与班级秩序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正确的班级自主管理意识。
(3)予以职务权。有些问题学生就是比较贪玩,要对这类学生进行转化,我们就需要让别的事情来占据他们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没有时间去玩游戏或电子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事务,给予他们职务权限,让他们“在其位谋其政”,在获得职务新鲜感的同时进行班级事务管理,融入到这件事情之中,才能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匡正自己的行为,并在职务上做出表率。
(4)予以自主权。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避免对问题学生有歧视,而是要多给予鼓励,并一视同仁。要给予他们自主权、平等权,让他们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命令他们必须如何。尤其是在班级活动当中,我们要鼓励问题学生参与进来,并给予他们自由自主的选择权利。让他们觉得平等,他们才能主动地融入集体,才能在集体的影响下匡正行为,遵守秩序。
三、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培養自主管理意识
很多问题学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因此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适当放手,不要去养大龄巨婴,而是让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管,不仅要能够学会自主管理生活、也要自主管理学习、自主管理情绪、自主管理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在学校也能够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贡献一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是所有学生共有的,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区别对待,而是要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改正行为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习惯,从而实现转化,实现班级有效自主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小彦.让问题学生不再出现“问题”——农村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87-88.
[2]马季,李香宜.正视“问题”学生 共育出彩人生——中职班主任面对“问题”学生管理办法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12):92-93.
[3]张秀琴.问题学生转变策略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