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摘要:生态教育理念是教育部门提出的一门新兴教育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探索。目前很多幼儿园应用生态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主体活动,利用生态学锻炼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幼儿园生态教育活动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幼儿园开展开生态教育活动时,需正确认识幼儿发展现状,保证活动内容切合实际,重视幼儿体验感,发挥生态教育活动有效性。
关键词:生态教育;幼儿园活动;研究策略
生态教育活动基本要求为活动性质具有自然性、科学性、真实性,使幼儿在活动中感觉亲切、自然、真实,是主体活动的重点,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部分幼儿园由于教育理念不同,活动方案设计与教学目标有所偏离,一味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忽略其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因此,本文对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主体活动特点以及幼儿园主体活动开展策略进行分析。
一、生态理念幼儿园主体活动特点
在生态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主体活动,将生态学思想融入到幼儿活动中,使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得到丰富,并帮助幼儿掌握生态思维,并形成运用生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完整性,而运用生态理念开展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整合性,生态学思想认为世界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幼儿的发展既表现于身体方面,也表现于情感方面,并且身体与情感发展是相互协调,共同成长的。因此,传统教育活动所呈现的多样化知识不适于幼儿当前发展需求,为保证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应将生态理念教育融合到教育活动中,使幼儿在活动中掌握人与环境间的整合性知识。(2)开放性,生态理念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引导幼儿在外界环境发展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感受新的事物,使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增长自身知识文化。幼儿园应利用生态理念教育活动开放性这一特点,增加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意识。(3)联系性,生态理念思想认为世界环境中各事物间相互联系,同样幼儿也在人、事物、环境相互联系中形成新的认识。幼儿园传统教育活动中往往以教材为基础,没有充分考虑幼儿实际情况,导致活动内容脱离实际,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而教育理念下的主体活动强调幼儿全面发展,使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自然环境、掌握自然规律,并从中学习各领域知识[1]。
二、幼儿园生态理念主体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明確幼儿活动目标
生态学要求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主体活动时需明确活动目标,保证每个生态因子发挥相应作用。教师在组织生态活动时既要考虑到幼儿身体状况,也要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活动目标是引领整个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向,为了保证生态教育活动的完整性,需设置合理目标,突出重点部分,加以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确保活动方案有效性的前提下,还需做好保护工作,确保发生突发状况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二)重视幼儿活动体验
主体活动内容决定了幼儿所接受知识内容,幼儿参加活动经验能够为今后学习提供帮助,为发挥生态活动价值,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可将学习内容作为活动重点,引幼儿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增长知识。首先,教师所选学习内容要切合幼儿生活实际,并确定其内在价值,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全面健康成长。其次,面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要将其简单化,重视以幼儿体验为主,使其在活动中感受知识,有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真正学习到文化知识。
(三)开展种植活动
开展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分析各种自然植物外观、特点,对植物与环境间的联系有基本认识,在活动中养成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理念。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时,应给予正确引导并制定种植计划。首先引导幼儿收集水桶、铲子、树苗等来做好翻地、浇水、除草等一系列工作,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在完成前期种植工作后,进行观察和感受植物变化过程并简单记录,从而提升活动经验。通过参与种植活动,拉近了幼儿与自然环境的距离,也体验到了种植、培育、收获的感觉,真正理解到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关系,形成爱护生态自然的意识[2]。
(四)完善活动评价体系
在幼儿参与生态主体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幼儿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但传统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应完善活动评价体系,不管幼儿活动结果如何,都应发现其可取之处加以鼓励,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在进行活动评价总结时,还应给幼儿创造自我表达、分享经验的平台,使幼儿展现自身优点,获得认同感,感受成功的喜悦,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教育理念构建幼儿园主体活动还处于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对生态理念进行探索和学习,发挥生态主体活动最佳教学效果。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并掌握自然规律,加深对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关系认识,养成热爱自然、维护环境、爱护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刁宇兰.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J].文存阅刊,2021(3):85-86.
[2]郭钱.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J].读与写,2021,18(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