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三重逻辑

2021-09-10 22:20温晓语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温晓语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从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未来的坚守,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朝着这一目标奋进。

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不仅表明了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更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一、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优良传统

在党成立之初,坚持了对人民的承诺和树立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最后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在新时代,初心和使命推动我们党的发展,如果缺失了初心和使命,就无法指引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一)继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期到今天,我们的党员数量已经超过8900万人,变得更加强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总书记讲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不能因为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忘记了初心和使命,我们不能因为发展道路的漫长而不坚守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都是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践行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让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利益,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初心使命与践行党的宗旨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坚守初心和使命,才能得民心,推动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最正确的决定,它具有严明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等等,忠诚地拥护人民。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经历了再大的磨难、进入再深的低谷、面对再大的考验,都没有放弃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前行道路上所做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人民群众的历史发展规律的。

(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人民的承诺和树立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险阻并且长期执政,是因为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一些共产党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西方享乐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影响,出现了思想上不够坚定、组织上没有完全向党组织靠齐、作风上不纯洁等问题,严重影响共产党内部的政治风气,使党内一些同志脱离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总书记曾提到过:“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二、理论逻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基础

从古到今,中华优秀文化给初心和使命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又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底蕴深厚,历史上的中华传统民本思想表现为民为邦本、重民爱民、民贵君轻等等。《尚书-五子之书》里有提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这是民本思想的源头;《论语》里谈到养民、富民、教民等思想;《管子》里谈到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的思想。这些历史文献里蕴含的思想充分表明人民群众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幸福感强,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照搬照抄苏联模式,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它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感指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来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是教条式的僵化的方法,它是灵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明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这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并充分证明它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还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一直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作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把人民当做我们的父母一样去对待,永葆政党的先进性。

(四)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历史和现实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前提。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設,最关键的就是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并且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决不放弃,永远站在人民的前面,为人民遮风挡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人民、民族的兴旺离不开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力军。

三、实践逻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证明,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证明这是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理念的思想。习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也强调了人民的重要地位,并且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古到今每一项新的科技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人民的探索,社会的稳定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民族的团结也离不开人民的维系,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新时代习总书记也一直在强调人本思想,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的社会成果也有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二)坚持与人民群众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习总书记一直在强调,一个政党的政治立场是对一个国家性质、宗旨的集中反映,习总书记也一直在讲:“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仅要在行动上與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精神上也要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高生产高效率,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吃得饱穿得暖。新时代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里有强调“共享”一词,共享的实质就是和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上,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蛋糕越做越大,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新时代要走好群众路线,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无论前进道路多么难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心系群众、关爱群众。其次,无论改革发展中的堡垒再高再坚固,我们都要要充分发挥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再次,无论工作中的事再烦心、操心、揪心,也要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最后,无论网络空间再纷繁复杂,也不断拓宽网络空间群众工作领域,使得人民群众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共享发展成果。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001年,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被首次正式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指出要坚持人民路线,重新塑造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诱惑和考验。对于执政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即使经济搞上去了,腐败问题愈加严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结语

习总书记曾强调,“无论我们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感悟初心、践行使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砥砺前行,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出时代的华章。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邓小平 著,1994.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2018.

[3]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著,1991.

[4]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J].中共党史研究,2019(3):5-1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