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索

2021-09-10 21:14黄立新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黄立新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深入的探究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抽象难懂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通常将情况下还会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因为学生对于生活情境比较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数学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究中。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其主观形象性,并用相呼应的语言为学生进行描述,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数学知识相结合,建立一定的联系[1]。在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可以轻松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明白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密切的联系性,进而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更多的例子,并学会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如分析和探究生活问题。在数学学习中,也会需要经常地整合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這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的繁重,进而教师在教学中在不断地提升自我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的七年级上册中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为学生展示纸箱、足球、水桶等,让学生的说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具有形象的事物过渡到抽象的思维学习中,在观察之后吗,学生会发现,纸箱可以当成是长方体,水桶可以看作是圆柱体,足球就是圆球形状。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实类似说出各自形状的特征,并进行比较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积极地而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纠错,探究易错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易错题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会出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讲解错题的时候,教师没有将正确的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或者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械。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纠错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学习,因此会重复在一个知识点上出现错误。面对这样易错题,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地设计教学过程,并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在进行交流活动,最终讨论出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加深错题的印象,进而加深记忆,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在学生参与纠错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在新版本的数学教材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究,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教学中重要方式,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在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是处于主动学习的位置,在探究中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第十一章“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对于三角形的有关的线段这部分知识点不清楚,因此总是容易出错,这时教师可以在纠错中,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画图找规律。进行将这部分知识进行巩固,在以后遇到这个知识点是不会再出现错误。

三、适当增加数学知识的探究难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为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引导学生构建数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采用变式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变式教学结合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合理的应用,探究式的教学需要有固定的知识点,还需要有一定的距离[2]。在数学教学中,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知识点和问题中潜在的距离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到他研究活动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如果潜在的距离比较小的时候,数学知识比较简单,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意义不大。当潜在的距离比较大时,数学知识的难度也会变大,在探究教学中也会有更加有意义,进而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潜在的距离变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得探究学习的难度适中,进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八年级上册中的第十二章中的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部知识以后,学生已经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后,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做练习题,应用这些知识,而是应该对判定三角形的条件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而使得学生深入了解这部分内容,明白为什么这些条件为什么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的发散思维并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原理,进而在运到数学题时可以更加灵活。

结束语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面对易错题,在探究中可以有效的改正。此外,教师还应该增加探究的难度,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晓珍.探索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19(20):19-20.

[2]章天洪.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01):74-75.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