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苏丹
摘要: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对德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德育对提高小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德育不只限于学校教育,家庭也是影响小学德育的重要因素,所以德育只有把家庭和学校联系起来,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才能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探讨家庭与学校共同发展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家校联动视角;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
家校合作的发展,首先需要学校班主任和家长对家校合作在德育中的作用有清醒地认识。班主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班级和学生的重要领导者和教育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将德育放在五个主要目标中的首位,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而提高持续深入实践、扎实有序、无私奉献、德育的实效。这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的明确要求,而且还能促进未来学生的更好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基本阶段。小学生培养的行为习惯、理想主义信念,甚至价值观都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这些重要阶段,要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而班主任就像班组管家,与普通学科教师不同,班主任不仅要负责教师的职责,还要负责学校学生的日常活动和课外活动的教育,并与家长沟通培养学生。所以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班级德育工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前,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实现素质教育,这是主要手段。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割裂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生主要依靠学校进行德育,班主任是学校学生的直接领导,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通常将德育重心放在学校或课堂上,而忽略了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教育。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中心,是影响学生思维和意识的重要因素。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相分离,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接受程度,以及影响思想个性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二)德育教育资源有限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主要局限于德育教材,忽略了整个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数字媒体等各种教育资源,也造成德育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认为小学德育的就是简单的认知教育,脱离了学生生活现实的教育,也是枯燥乏味的。这使得小学班主任难以对德育工作顺利进行,影响德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方式陈旧单一
在小学生德育中,小学班主任通常注重“灌输式”教育模式,以说教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容易滋生叛逆心理,导致德育停滞,甚至适得其反。 有的班主任对学生不够重视,对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没有充分了解,因此可能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德育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影响德育的效果。
三、家校联动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起家校的协调沟通机制,提高家校协作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中心,也是培养学生习惯和个性的关键位置。提高小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需要小学班主任积极与学生家长协调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而小学班主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庭道德教育,需要提高认识。通过小学德育活动,与教师的积极沟通与合作,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习和家人中获得正确的德育思想的渗透,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小学班主任,及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想法和情绪,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需要平衡家长在德育中的地位,使家长在老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平等。真正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小学生德育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起家校联动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
为了让家校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小学班主任首先要解决家校德育分离的问题。小学班主任需要建立班级德育网络,如微信群、微博、QQ群等,直接向在校学生汇报,并利用教育网络平台加强班主任和家长彼此之间的联系。班主任可以通过教育网络平台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包括家长姓名、电话号码、家庭、家庭住址、家庭环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爱好等,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家长可以在教育网络平台上了解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快速发现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家里和学校的不良行为和想法。家校联动德育网络,让家长在家里交流、讨论、接受更正确的教学方法,家长可以交流讨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改善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三)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教育资源
小学生活泼好奇,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注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整合各种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班主任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鼓励家长齐心协力,帮助教师完成小学德育工作。比如,班主任组织“讲道德、建新风”的德育活动,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和家长组织好做法和报告,鼓励他们结合新闻报道,谈一谈心得体会。积极学习德育知识,自觉学习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理想主义,规范日常生活和研究行为,形成良好的人格。
(四)班主任以身作则
在德育中,班主任是小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实践,班主任都需要以身作则。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在此期间,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态度。比如,班主任在地上发现垃圾,主动捡垃圾扔进垃圾桶,或者和其他老师意见不合时,班主任会表现得比较大方。这些在学生眼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早期阶段,班主任要在小学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家校合作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德育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同时要加强班风建设,全面提高德育水平。通过家校合作,大大提高小学生德育质量,保障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越芳.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18):92.
[2]乔海平.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0(02):119.
[3]肖宏巖.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