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2021-09-10 01:43王嘉姝杨涛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高校

王嘉姝 杨涛

摘要:当前,媒体融合的速度逐渐加快,为了主动适应新闻舆论工作前进的方向,需要加快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而高校作为直接向社会提供优质媒体人才的重要场所,更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融媒体人才的任务,积极调整当前融媒体教育的路径,在日常的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中与传媒领域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到行业融合理念与高校融媒体教育理念相结合,共同培养出综合素养极高的融媒体人才,为社会传媒行业的纵深发展发挥力量。

关键词: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234-02

一、引言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步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新态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逐渐成为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为了提高自身融媒体人才建设的能力,为国家和媒体行业的发展助力,在高校范围内构建了以高校为中心的多样化融媒体中心,对校园内的新闻宣传平台进行整合,积极与业界联系,力求建立具有特色和时代性特征的校园融媒体平台[1]。但由于融媒体的发展趋势还在逐步加深,绝大多数高校对于融媒体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还不够了解,在具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研究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述

(一)融媒体人才队伍的概念

融媒体人才队伍的定义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狭义方面主要是指与当前融媒体发展相适应的媒体人才组成的具有专业性的队伍,这类人才的工作任务伴随着融媒体发展的态势和方向而改变。而广义方面则指一切与融媒体相关的人员,既包括当前正在从事融媒体工作的人员,也包括即将或者将要从事融媒体相关工作的人员。相对来说,前者认为的融媒体人才队伍主要将范围局限在融媒体工作人员所成立的队伍上,而后者将范围进一步扩大,还包括有意向或者正在学习相关知识的人才[2]。结合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更倾向于同意后者的观点,融媒体人才队伍不仅仅指当前正在从事相关工作的融媒体人才队伍,高校培养的为融媒体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学生队伍也属于融媒体人才队伍的一个方面。

(二)融媒体人才队伍的素养

1.较高的政治素养。简单来说,融媒体人才队伍的核心构成人员是新闻工作者,而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具有坚定的新闻立场,并且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闻观作为首要指导理念,在党的领导下对当前的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所有的新闻事件和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在融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科学发展观[3]。

2.全面融合思维意识。融媒体时代要求所有新闻工作者具有全面思考的意识,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推动融媒体的发展。当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前进方向,各大传统媒体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媒介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全面融合的思维意识,积极适应媒体的融合转型,利用新型的新闻整合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促进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

3.极强的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党和人民联系起来,将党的意志传递给人民,并在与人民的交流中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将其整合起来传递给国家和党,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极强的创新意识,对于人民日益变化的需求能准确把握,并及时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关键作用[4]。

三、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融媒体教育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传媒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尽管这些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但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这些教学方法已然落后,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也不能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传统的传媒教学课堂就是高校教师严格按照课本中的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就连平时制作的教学课件也有可能是十几年前使用的,并且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述课程,学生只充当“听众”,很少有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再加上高校的课程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开设的,课本上绝大多数的案例和知识都是陈旧的,与当前时代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具有极强理论性的传媒书籍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与传媒行业的具体发展模式、运作方式不接轨[5]。

(二)高校与传媒领域缺乏相应沟通

高校与传媒领域之间缺乏沟通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些学生虽然在学校内理论成绩位居前列,但在毕业后却屡屡碰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并不了解传媒行业当前所需要的融媒体人才是什么样的,在培养融媒体人才的过程中没有与传媒行业需求相吻合,进而使得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工作。高校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多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专业教师没有在课程上向学生灌输融媒体相关的知识,学生对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常见的媒体形式上,也不能满足市场中传媒行业人才招聘的要求[6]。

(三)融媒体人才队伍水平偏低

在融媒体时代,需要融媒体人才具备新闻报道、媒介传播、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力。而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基本上属于单一化或者理论型知识的培养,具备综合性能力的学生较少,传统新闻采编确实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但在网络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今天,不仅仅要求媒体从业者具备良好的采编能力,还需要具有以受众的信息需求为基础进行多样化创意策划的能力。再比如新闻稿件讲求文图结合,视频和图片能够传递出文字不能表述的信息,因此新闻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学会视频和图片拍摄,还要找准时机,抓拍到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而这些都是当前高校融媒体人才缺乏的能力。

四、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化对策

(一)增设融媒体相关课程

在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中,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在所开设的课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才能,而伴随着媒介融合速度的加快,这种传统的采编人才并不能满足融媒体的发展需求。在媒介融合时代,要求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不仅具备极高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因此,在高校媒体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还要兼顾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7]。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当积极调整学生培养模式,从重理论知识灌输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兼顾的教育模式,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融媒体理论、视频剪辑、数据新闻等相关的课程,旨在增加学生对融媒体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与传媒领域的融合教育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本身具备丰富的融媒体教育资源,目前已有的融媒体理论研究等相关课程和理论基础也足以培养出专业的融媒体人才,但这些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即将踏入社会和人才市场的学生来说并不够,因此,高校需要主动与传媒领域建立联系,充分利用校内外传媒资源,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融媒体人才。首先,高校应当以自身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的理念为基础,与新闻媒体单位建立共享共建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其次,高校要以新闻媒体单位需要的人才入手,实现高校与企业的直接对接,为企业培养相适应的融媒体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8]。

(三)提升融媒体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绝大多数高校对于传媒类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采编能力上,在教学成果的评价上更多是以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来评定,基本没有涉及校内外的论文发表、实践成绩等方面,这就导致学生只有“满腹经纶”,却没有融媒体实践平台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进而造成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基于此,高校需要为学生创建融媒体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校内进行相关的实践能力训练,促进其除理论知识以外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另外,高校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内的“两微一抖一手”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内容创作,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并颁发校内实践证明。

五、结语

高校作为融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传媒行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融媒体资源,为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传媒领域也要主动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为高校的融媒体人才提供实践平台,提高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專业性。

参考文献:

[1] 谭璐.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传媒论坛,2020,3(18):13+15.

[2] 蒋潇洋,林璐璐.融媒体时代应用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策略——以某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20(03):83-87.

[3] 于宝莹.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记者摇篮,2020(05):10-11.

[4] 王哲.融媒体人才需求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20.

[5] 卢洁,毕亚琴,袁一鸣.融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工作创新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1):104-105.

[6] 余天好.管理学视角下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2):28-29.

[7] 李红秀.重庆市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新闻论坛,2019(06):26-28.

[8] 刘嘉任.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与探索[J].大众标准化,2019(16):28-29.

作者简介:王嘉姝(1968—),女,辽宁葫芦岛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杨涛(1992—),男,江苏常熟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高校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