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身份致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探究

2021-09-10 01:43李冉冉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摘要:互联网使人们拥有了现实身份之外的网络身份。本文着重探讨大学生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之间的冲突,并分析自我同一性焦虑的三个阶段,为重塑身份同一性提供建议。

关键词:现实身份;网络身份;自我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10-02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作为“行为人”“当事人”来讨论,而要将自己的文化身份作为一个思考的客体,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需要把自己变成两个人,用超冷静的理性审视超感性的文化主体,把自身的文化身份变成被审视的客体。

在传统社会中,现实世界是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与定位个人文化身份的唯一场域[1]。网络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塑社会关系、定位文化身份的方式与空间,但也因此给很多人带来了身份焦虑。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网络原住民,受网络影响尤甚,通过网络身份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造成的危机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其思想与行为动态,助力提升大学生虚实文化身份的同一性。

一、网络身份引发自我同一性危机

个体的文化身份由大量重叠的层面或者诸多“次身份”构成,每个人都同时包含多种身份,这些身份相互调试,我们随着环境的变化去强调其中一种或多种身份,但无论哪种身份在起作用,都受到文化的调节[2]。

南长森曾指出,没有无源头的身份,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身份,身份在原本就有和易变中不断被消解和重构[3]。数字时代,互联网冲破了边界与地域的围栏,使得文化与地域和社会的天然关系发生了破裂[4],不同于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在网络文化中,每个个体都被置于一系列新知识、新习性和新背景的认知与表达中,可以通过改变年龄、经历、性格等为自己塑造一个现实身份之外全新的网络身份。但尽管如此,现实身份在人们多元身份中的根基和核心地位仍是牢不可破的,从出生开始,现实环境就开始了对个体的形塑,家庭、学校和媒体基本完成了现实身份的获得和培养[2],对现实环境的依恋深深镌刻在人类深层意识之中。实质上,现实身份和网络身份并非完全孤立,随着互联网使用程度的加深,网络身份的匿名性会减弱,并在某些场域与现实身份相混合[5],网络中各种教学和组织活动的通知、与他人的联系沟通等,都不可避免地和现实产生碰撞,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紧密交织。

不同文化身份在交际中限制着交谈的内容,左右着交际的话题,影响着交际者的思维及行为模式,现实和网络双重舞台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人们会采取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展示自己,以得到符合预期的反应。不同文化身份在不同的交流语境下切换主导权,并建立不同的行为准则,所以即使面临同一群体,网络与现实中的表现也可能大有不同。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弥补沟通能力的机会,寻找话题的尴尬大减,但网络上聊得热火朝天,现实中却仍可能没有一丝波澜,甚至无所适从,许多网络群聊里的表情包王者在现实中依然是害怕与人交流的“社恐”,在现实交流中似乎很难控制面部表情并作出及时反应,难以准确传达真实想法,为避免交流尴尬,可能更倾向于掩饰交流欲望,这会导致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愈发两极分化,自我同一性愈发撕裂。大多数人在网络和现实之间行为表现的切换难免有所不同,别人也会对哪个是真的“我”产生认知疑虑,网络身份引发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由此形成新的文化身份焦虑。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焦虑的三个阶段

复杂多元的环境极易造成自我同一性弥散,周围环境变化及就业压力的助推会使大学生认知能动性、目的性不断增强,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倾向于主动探索自我,从而进行自我调整,以满足环境适应及就业的需求。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由焦虑到重构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自我迷失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表明人们总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反观自身,形成自我的观念。多数大学生刚从高中限制使用网络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开始频繁接触网络,挣脱现实条件的种种限制,在网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交流对象也不再是现实中的少数人,而是整个庞大“地球村”的“村民”,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接触的信息是多元的,发表的观点也是多元的,收到的反馈更是多元的,也更容易得到支持性的信息,很容易沉浸在网络环境提供的满足中;但这种虚假的满足感又总会被现实的苦闷打破,对现实失望又不得不回归现实,网络和现实两种身份的转移极易使之产生自我怀疑,无法准确地定位和认知自己,从而走向自我迷失。

(二)自我异化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马尔库塞所述,技术的全面使用会造成人对技术的过度崇拜,网络技术成为对人的“新的控制形态”[6],如网络依赖与沉迷,大学自由活跃的氛围使大学生往往更加醉心于网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以及网络虚拟生活,看似话语权和存在感都有所增强,实则做出了某种程度的退让[7],但“结果并未使自我获得稳定的满足感,甚至還会加剧焦虑,导致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8]。主体性在技术的大背景下逐渐减弱,带来的结果就是“失去了个体的完整性、独立性,成为陌生于自我真实状态的一种状态”[9],即自我异化的状态。

(三)自我认同

过度网络使用带来的自我异化打破了正常生活的平衡状态,但现实环境也在不断唤醒人们主体意识的回归,对激活潜在自我的渴望推动着大学生积极寻求自我认同。随着大学生知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网络接触行为的增多,会愈发了解网络的规则,也会更明晰网络的本质与特性,认知现实自我与网络自我的差异,进而对自我的网络行为进行反思与调整,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重构自我身份的同一性,在主体意识的反复磨炼中达成自我的身份认同。

三、线上线下双重身份同一性的重塑

(一)加强现实自我反思

自我身份的重构离不开对现实环境寻“根”的过程,需要加强对现实自我的反思,培养自觉意识。事实上,接触网络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宗教、风俗习惯及核心价值观等赖以生存的文化进行反思的机会,大学生应在学习和理解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自我原有现实文化中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观点与行为的思考,并赋之以理性意义,在进行线上身份与线下身份的相互鉴定中反思和重新认识自我,在与网络的碰撞中坚定现实自我,从而达到保持自我文化内涵及自我文化旺盛生命力的目的。

(二)提升网络身份认知

重新确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新把握现实自我,还需认知网络身份所依存的环境。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可以塑造全新的身份,匿名性可以使他们掩饰所有不好的境遇,自由呈现最理想的状态,即使社交结果不符合预期,网络的超时空性也可以帮助他们随时通过删除及修改信息,乃至注销账号等方式重塑网络身份。用弗洛伊德的精神交往理论来阐释,即在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宣泄本我,追求满足,在现实中则需要遵循现实原则,更多呈现出自我[10],本我不应被过度压抑,但唯乐原则又是不可取的,自我应努力协调本我中不合理的要求,协调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网络中有意识地节制行为,时刻以现实为镜子,在线下文化与线上文化的对比中反思,在众声喧哗中保留一丝理性,防止自我迷失。

(三)增强真实自我统合

自我认同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还是一个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的过程,需要“自我”与社会良性互动。现实交往中,人们往往高估别人对自己表现的在意程度,对社交的恐惧也往往源于过度想象,内心脑补各种尴尬场面并预设不好的结局,所以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交往时,不妨将关注点从别人的评价转移到自我想法的交流上,即使表达得不尽如人意,也是对社会同一性的一种锻炼。与此同时,也不能使自己盲目处于麻木的忙碌或踏实中,而应直面现状并作出行为调整,以增强个人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的增强能使大学生确认发展方向,更有信心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促进社会同一性的达成。社会同一性的提升又会使大学生更具信念感,从而推动个人同一性的形成,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同一性相互促进。

四、结语

對于每个个体而言,想要保持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的完全独立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客观、理性地对待多重文化身份混杂的情况,正确处理和协调多重文化身份产生的矛盾,才能保持自身的人格完整。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必须正确认识现实自我之所长,并在学习和接受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坚持现实自我特性,才能避免陷入向网络文化一味妥协的误区;同时,在坚持现实自我立场的基础上,还应理性对待网络,充分认识网络,合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并在实践中推动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同一性的统合,从而在现实身份和网络身份之间保持合适的张力,获得自我身份的同一性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龙波宇.基于对网络符号的文化分析透视青年大学生身份焦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9):79-81.

[2] 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2-124.

[3] 南长森.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02):72-75.

[4] 梁虹.互联网治理的挑战:技术与文化身份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1):102-109.

[5] 张杰.通过陌生性去沟通:陌生人与移动网时代的网络身份/认同——基于“个体化社会”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6(01):105-112.

[6]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3-38.

[7] 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04):38-40.

[8]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5-114.

[9] 王姝.网络空间人的自我异化问题刍议[J].理论界,2005(02):66-68.

[1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96-101.

作者简介:李冉冉(1996—),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