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2021-09-10 01:12张伟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张伟璇

摘要: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程是必选的文化课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提高逻辑能力,为今后的数学课程长期发展奠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小学阶段开展数学的教学,通常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来辅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从而为打好数学逻辑思维提供帮助。本文就数学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都广泛的了解到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目前小学数学课程已引进最新的教学模式,符合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培育数学综合素养,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整体数学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现状

(一)忽视思维运用

就目前而言,学生开展文化课的学习,主要为了应付应试教育,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较大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大部分开展题海战术,导致在课后作业这方面压力比较大。长期这样会导致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无法集中精力于课堂上,再加上传统的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的灌输知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不能够培育数学逻辑思维,久而久之形成的学习习惯是不利于数学长期学习的。

(二)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将老师作为主题,枯燥无味的传授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中不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的特征,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大部分数学老师在开展课程时,主要是围绕着经常考察的知识要点难点进行讲解,没有跳跃性思维。

(三)忽视学生主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开始提倡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理念,老师是作为辅助的角色,存在于课堂中的,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潜能,从而有效率的提升学习质量。

二、数学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在一个班集体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由于这一状况的存在,导致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浅不一,数学老师在发现这一问题需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进行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培育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知识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自主答题。通过长期的锻炼来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更好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个知识点,围绕着该知识点给出大量题目来巩固复习,都是检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题目类型可以是判断题,例如,“家里的卧室有一公顷那么大?”,就该类型题目让学生自主开展判断,一方面是巩固课堂知识,另外一方面也是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锻炼学生的判断力,还可以通过各种运算公式。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在认识大多都停留在为了应付应试考试这一阶段,有少部分同学认为数学是一门纯粹的计算类学科,同学们都忽略了数学存在的真实价值。因此在开展课程时,通过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广泛,比如买菜的时候,一个白菜三块钱和一个萝卜四块钱,一共是几元?这样激发了学生们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这一门学科,提高他们对数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也对提升学生的解决能力打好了基础。比如老师在讲解三角形特性这门课程之后,开展动手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的组合,要求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4个角分别调整为两个60度和两个120度,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特性的掌握,另外一方面还考验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整体数学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培育不仅仅是运用数学这一门学科中,还广泛的应用在各科学科。在数学课堂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讲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习是知识,接受知识,而是做到可以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激发内在潜能,这只需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这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真正的意义所在。

(四)有助于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内心压力,放松身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間的交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秉持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共赢,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行传授,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向更高台阶迈进,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有良好的思维逻辑有利于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只是有点有更加清晰明了的认知。因此老师在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要给予较多的关注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脉络。通常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卡壳的状况,不能够快速的转换逻辑,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跨过这一障碍,严格把控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才能使学生形成创新逻辑思维,对知识点进行正确的梳理和掌握,才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进步。

三、结语

结合上述在目前小学课堂中开展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展思维的培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立足实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多元化策略扫清障碍,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桂清.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012):P.100-101.

[2]顾友娟.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6):28-29.

[3]刘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23):P.95-96.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胪岗镇新联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