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2021-09-10 15:00周丽波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

周丽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发展,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现,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改革

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观念尚未形成,且心智不坚定,非常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为此,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多样化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直接根据自身的理解,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将成果灌输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忙于听课记笔记,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思考,教学为考试所服务,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丧失德育意义。同时,在中考的压力下,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而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置身于领导者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在学习中,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敢询问学生,而教师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学生的感受,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为学生解答疑惑,导致问题不断积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将教学局限于教材中,教学资源较少,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需求,单纯地被动记忆式学习,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兴趣,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学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二、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观念指导着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发挥课程的德育效果,树立学生的道德观念,约束学生的行为。为此,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必须树立核心素养目标,采取科学的方式,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落实到实际中,发挥课程的社会价值和德育作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理论为指导,构思具体的教学环节,围绕学生设计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符合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中,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需求,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网络,树立学生正确的网络观,通过课程教学,指导学生的行为。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生活缺乏正确的了解,自制力较差,难以控制自身的行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问题,采取具体的策略,指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将教学与和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多样化导入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游戏活动、时事新闻、影视资源等进行导入,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导入,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充满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案例,设计导入情境,让学生讨论现实案例,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出“生活需要法律”的知识,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此外,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以往的课堂中,师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以较高的姿态面对学生,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与教师存在着严重的隔阂,师生关系较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放下领导者姿态,与学生平等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引导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设计,开展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将小组合作学习、情境创设、辩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摆脱扁平化的风格,丰富教学形式,营造活跃的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做守法公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今日讲坛》的视频片段,模拟视频节目,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向其他同学宣传法治知识,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社会案例或生活事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治观念,让学生主动关心时事,关注国计民生,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微课教学,拓展课堂教学,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观看微课视频,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中,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拓展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正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采取积极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树立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龙波.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新智慧,2020,000(019):56,58.

[2]司新伟.浅谈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1):0079-0079.

[3]牛儒卉.基于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學方法分析[C]//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20.

[4]邓齐平.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讨[J].小品文选刊:下,2020(2):0179-0179.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银生中学  云南省普洱市  676200)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