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顺序打散后,引导学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欣赏相关文章,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程度,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找到不同课文之间的联系,对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打散后重组”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群文阅读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创作背景;理解语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8-0007-02
引 言
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中课文编排的顺序开展相关教学的。尽管这种教学顺序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地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相关知识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这种教学顺序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针对性”,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当教师将教学内容固定在一篇课文时,学生只能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这篇课文[1]。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每篇文章背后都有很多与其紧密联系的因素,若将这些元素与教学内容“彻底隔绝”,是不利于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课文的。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打散后重组”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从创作背景出发“打散”文本,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创作背景
从创作背景出发“打散”文本,是指让学生从文章的创作背景出发,理解同一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的差异。创作背景对文章写作有极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同一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文章,在语言形式、文字表达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某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就无法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文章的创作背景往往“一带而过”。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加宏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有必要从文章的创作背景出发“打散”文本,通过将同一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作的文本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例如,在教学《风筝》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作背景对作者写作内容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课前让学生阅读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两篇课文,并让学生尝试分析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由于从表面上看,两篇文章都是鲁迅在回忆自己童年的一些趣事,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来分析二者的不同,因此,教师可以用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来引导学生:“这两篇文章的创作时间十分接近,《风筝》创作时间是1925年,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1926年。这段时间的中国正处在十分‘黑暗’的时代,然而1926年中国发生了‘三·一八’惨案。鲁迅的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在‘三·一八惨案’后创作出来的。”教师将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告知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创作背景来分析课文,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不同感情。
二、从关键语句出发“打散”文本,引导学生理解语句表述差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出发寻找能够“打散”文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关键语句讲解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对课文关键语句的分析,透过关键语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以及作者对人物、事件、内容的描写方式,深入挖掘不同语句的表达方式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关键语句“打散”的方式,将与这句话相似的其他文章中的语句整合起来,以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领悟作者的内在情感,进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细节的把握程度。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当讲到文章的最后一段——“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与父亲送别的片段,将作者对父亲的‘爱意’表达了出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最能体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当作者看到父亲的回信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句话时,更加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及无法见面的无奈之情。”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常说‘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但对于父亲和母亲,我们的情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家有没有体会?”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同样是爱,但面对不同的人,表达的情感和方式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教师展示回忆母亲的文章《我的母亲》,并截取文章最后一句话:“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并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两篇文章最后都在描述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但深入挖掘会发现二者有一些异同,大家能否将其找出来?”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对亲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也能使学生理解对父亲和母亲表达情感的方式是有明显区别的。
三、从相同主题出发“打散”文本,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彼此矛盾
教师应从相同的主题出发“打散”文本,鼓励学生大胆分析不同文章在相同问题的描述过程中的不同做法。由于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意见分歧”,对文学创作者来说,因为不同的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会在文章中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作者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出现观点矛盾的现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矛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主题的不同文章的矛盾观点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水仙子·夜雨》《卖花声·怀古》《沉醉东风·渔夫》等诗词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将这些作品进行对比鉴赏。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探讨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不同的作者所表达的具体情感是否相同?”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分析,会认识到这几首“怀古类”诗词有着不同的思想境界。比如,《天净沙·秋思》描述的是一个孤独、愁苦的旅人形象;《水仙子·夜雨》描写的是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沉醉东风·渔夫》将一位在大自然界中愉快生活的渔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作者面对‘怀古’这一相同主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见解?”由此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对这些作品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結 语
总之,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寻找切入点的方式将原有的课文“打散”,并在其中融入更多可以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文章,从文章创作背景、关键语句和相同主题等角度出发来“打散”课文,并借助重组的方式将更多新的文章引入阅读教学中,从而有效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曾叶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J].学周刊,2019(28):139.
作者简介:刘仁杰(1981.12-),男,甘肃武威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获区级质量标兵、“第十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一等奖等荣誉,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