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学质量是保障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的前提,而德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德育工作不能蜻蜓点水,必须“整体推进”。本文提出了六个德育工作策略,它们环环相扣,共同发力,对推动德育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一、制定精细管理方案,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现今小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是我国小学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要求,我国社会不断在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德育方法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德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课堂学习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并不清晰,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要想提高德育教学质量,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加强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还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心态与个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校还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制定清晰的管理方案,让教师按照管理方案严格落实教学内容。此外,学校应加强德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每个班级也要建设德育相关内容的黑板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与环境,更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教师利用自身言谈举止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教师要想提高德育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利用自身言谈举止感染学生。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事物没有正确的分辨能力,经常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对此,良好的德育环境与学习氛围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严格约束自己,树立良好形象,以身立教。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问时,应该说“让我们请小明同学来回答一下问题”,教师的肢体动作还应该配上邀请的手势,展现良好的个人修养,利用自身言谈举止感染学生。
三、正视德育知识的应用
课堂的德育知识教学只是一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将德育知识内容与实践内容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学校在管理德育工作时,要让教师将德育知识带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注重自身的个人修养,更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发现德育知识。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通过合作感受德育知识的真实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智力相对还不成熟,对于理论性知识内容不能完全理解。对此,管理人员开展德育管理过程中,应该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在德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合作感受德育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知识内容,还能够在合作中融入生活化内容,促使学生学习的德育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教育,这样,学生会记忆深刻,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五、积极打造德育文化
德育知识有很多内容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应借力发力,积极打造德育文化,提高德育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德育实践文化活动,让家长陪同学生共同参加。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德育文化活动来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其更为主动地探究德育知识内容,更利于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还能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例如,学校在母亲节当天开展德育文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题为《我爱我的妈妈》,学校邀请家长共同参加,学生要提前准备一段话对母亲表达感谢,其中可以包含母亲为自己做的一件事。另外,学生还要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情,例如帮母亲梳头发、打洗脚水等等,这样的德育文化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促使学生对母亲的爱感受更为浓烈,也教会学生要回报母亲、爱护母亲。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会有所提升。
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一地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做出好坏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鼓励,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對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肯定,之后利用婉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减少表扬,避免学生骄傲;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之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利用评价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德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体推进,才能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以上六个环节,就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必须统一起来,共同发力,才能整体推进小学德育工作,让德育工作绽放美丽的教育之花。
广州市黄埔区凤尾小学 何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