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学生做的书面作业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把题目要求再读一读,学生马上会反应过来,或者让学生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一、指导朗读,引起学生对审题的关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我是分以下三个阶段来训练学生熟读题目的。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题的指导,先由教师进行范读、领读,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像老师一样,把词、句读连贯、读完整,把各种语气读出来,努力读出问题的情境;然后进行学生自读、分组读、全班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读题训练;再辅之以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读题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读题的兴趣。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独立朗读,而且要培养学生每道题至少读三遍的习惯。在每节数学课上,只要需要读题,我一定要求学生至少读三遍,以此来强化培养学生反复读题的习惯。但单一、反复地读题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从而产生懈怠的情绪,所以,我采用各种读法相间的方式来进行读题的训练,并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以此激励学生反复读题。
此外,对个别成绩中下的学生,指导其反复读自己做错的题,教师在他反复自读的基础上稍加点拨,让其慢慢意會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通过这一做法,让学生感知到读熟题能帮助自己理解题意,甚至不用老师教,自己都能发现并改正错误,从而让他们明白读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树立了勇于解决问题的信心。
第三阶段,训练学生养成反复地默读题目,并能自觉地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要求其默读题目并不难,但要培养其反复地默读,并能自觉地边读边想的习惯,就必须在训练开始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让其在完成要求的反复训练中,逐渐达到目标。我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起初,学生很难找到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有人不知道从何找起,这就要依靠老师的启发、小组交流等方式来助一臂之力,而这种帮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学生若要想标注出问题及关键的字词句,就必须要不止一次地默读题目,并且也必须前前后后地边读边想边找条件,这样一来,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反复推敲,诱发学生对题意的深思
推敲就是要抓住题目当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如在“小明有lO张画片,比小红多3张,小红有多少张画片?”中,“比小红多3张”,到底是谁的比小红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尽管有些题目文字极其简单,但审题时却不能有半点马虎,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三、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一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画画点点。在一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就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四、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对审题的思考
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们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它的结果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认真。对于错误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退回去订正,无论你的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还是不认真审题。正是有了这样的评价导向,才出现有的学生在做判断题时,不假思索随意判断,订正时连题目都不看一眼,将对改成错,或把错改成对。对于这样的学生,评价一定要跟上。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规定:一道题目如果是10分,你做了至少得3分(防止学生养成不写作业的习惯);因为不理解做错的,扣5分,但只要你能主动请教,将错题弄懂并订正好,5分加上去,依然是10分;如果明显是没有读题,或者读题不细心,导致因审题而做错误的扣7分,无条件订正好并且不再加分。
审题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具体体现。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效的,我们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有计划、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使学生不断地、经常性地受到启迪,在潜移默化中逐步领悟,提高审题能力,让审题成为一种习惯。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中心小学 谢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