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的研究

2021-09-10 07:22何娟娟
今古文创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语境跨文化交流

【摘要】 跨文化交流中,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没有充分地了解,说出不得体的话语,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是导致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跨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障碍、冲突及误解,不仅仅只是与语言的发音、语法及单词有关系,还与使用该语言者之间的交流有关系。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文化语境;语言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106-02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国家、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相应不同,彼此之间的交流会产生各种语言障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吸引了众多语言学者的关注,成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不同文化圈的交流是指不同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即“跨文化交流”。

文化不同,行为模式不同,这是文化规则的一种表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规则和语言规则都参与其中,并有着直接关系,不同文化之间,由这两个规则产生的差异是导致交流障碍的根本原因,语言研究学者将此交流障碍问题统称为“语言差异”。关于“语言差异”的研究,顾日国、陈融、沈家煊等学者都有研究,但是却未曾涉及中日交流所产生的“语言差异”问题。本文将以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引起的语言差异为考察对象,通過介绍具体事例加以解释说明。

一、语用学理论——“文化语境”

关于语用学,美国的语言哲学家H.P.Grice曾经提出“合作原则”理论。正常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会话不是毫无关联性的语言组合,而是会话参与者抱有共同目的,彼此接受对方的意识。为了使话题能够顺利展开,会话参与者要遵循“合作原则”。在参与话题时,参与者需要意识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必须符合话题公认的目的或者方向。同时,H.P.Grice还提出了四个基本准则:1.数量基准(信息量的提供);2.质量基准(内容必须真实可信);3.关联基准(内容具有相关性);4.方式基准(表达需要简洁明了)。Levinson S.C.承接并延续了H.P.Grice的研究成果,但是索振羽认为还有补充的必要,在保留“合作原则”理论的基础下,进一步提出“得体原则”,即根据语境的需要而采取委婉方式表达说话内容,包含3个准则:“礼貌基准”“幽默基准”“抑制基准”。关于索振羽提起的语境问题,王建萍等学者指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影响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作为语境之一的文化相应地推动着语言的发展。对此,称之为“文化语境”,具体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民族所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到该民族语言的表达。

二、从具体实例看中日语言差异

接下来,本文将依据语用学的文化语境理论,通过具体事例考察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差异。

实例1 进电梯?乘电梯?「エレベーター」に「入る」?「乗る」?

中国留学生张某进入电梯(エレベーター)之后,看到小孩子飞奔过来,很亲切地问了一句:“入りますか。”(你进来吗?)结果,小孩子回答道:“あ、はい、乗ります。”(啊,我“乘”,谢谢。)张某很奇怪,明明自己问的是进不进,对方为什么回答“乘”。当然,张某知道像公共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会使用“乗る”这个单词(バスに乗る、電車に乗る),但是为什么上下移动的电梯也要使用“乗る”。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张某请教周围的日本朋友,“进电梯也要用‘乘’这个单词吗?”(エレベーターに乗る)大家的回答很一致,“电梯是交通工具,当然是用‘乘’啊。”然后,张某又问:“如果我人在车里,问车外的人要不要进来,还是要用‘乗る’吗?”(車に乗る)朋友回道:“车是交通工具,那自然是用‘乘’啦。”

在密闭的空间入口处,对着门外的人问:“你进来吗?”(入りますか)比如“进教室(教室に入る),进食堂(食堂に入る)”,张某知道在这种场合,中日文的表达是一致的。但是,像交通工具这样的移动物体,在日语里是使用“乘(乗る)”,而不是“进(入る)”,比如坐地铁(地下鉄に乗る),坐飞机(飛行機に乗る)等等。但是对于这种用法,中国留学生张某却不能理解,甚至有时会出现让张某觉得很有趣的场景。这次是在等电梯的时候发生的,当时门打开了,张某对着里边的人问道:“下吗?(降りますか。)”对方虽然回答道:“对,对,是下。(はい、降りますよ。)”却完全没有要出电梯的意向。当时,张某觉得很奇怪。之后从朋友那得知,问别人从电梯出不出来时,要说“出(出る)”这个单词。张某觉得不可思议,进电梯不说“进(入る)”,出电梯却要说“出(出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和日语在表达使用交通工具时,动词的异同。在日本人看来,不管是哪种交通工具,自己进去的时候,都会说“乘(乗る)”。但是,中国人虽然在使用交通工具时会说“乘(乗る)”,而由外入内(密闭空间)时,会说“进(入る)”。这是因为日本人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交通工具)上,选择使用“乘(乗る)”,中国人则重视的是由外到内的“移动过程”,选择使用“进(入る)”。然而有意思的是从里边(密闭空间)到外边,汉语和日语使用的都是“出(出る)”这个单词。

众所周知,日语汉字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但是,这些汉字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伴随着日本人的习惯以及思考方式,原本的意思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例文中的“乗る”的汉字“乘”除了汉语“乘坐”的意思之外,还衍生出其他意思。对这样“一字多意”的现象,Marina Rakova 指出一般情况下,单词不仅仅只有一层含义,隐喻下会派生出其他含义,而这些含义正是其民族文化背景下衍生出的语言产物。

实例2 对家人的称呼

留学生小王在语言培训班做兼职,教日本人汉语。某次暑假,小王说要回老家上海,有两位学生表示想一起去。抵达上海之后,学生问小王:

(1)“妈妈在家里等着吗?”(ママはお家で待っているんですか)

小王对学生说的“ママ”(妈妈)感到很不解。随后,两名学生又说出让小王困惑的话语。

(2)“妈妈很能干吧!”(ママは働き者ですね)

(3)“爸爸去哪儿了?”(パパはどこに行ったの)

(4)“哥哥今天也上班吗?”(お兄さんは今日もお仕事ですか)

小王终于明白原来她们是在问自己的家人。年底,学生发出邀请说是去看歌舞伎表演,小王欣然答应前往。这时,其中一位学生说道:

(5)“我可能会把家父带上。”(うちのお父さんも連れて行くかもしれません)

那天,小王到达剧场,跟大家打招呼。这时,正好听到那位学生在跟周围其他人介绍:

(6)“这是我父亲,请多关照。”(うちのお父さんです。よろしく)

小王仔细一看,被介绍人是她的先生。那位学生称呼自己的先生为“お父さん”。那之前她说的应该是“我可能会带我先生来”“这是我先生,请多关照。”

这里的“语言差异”恰恰反映了中日文化和习惯的差异,也符合H.P.Grice的语用学理论里所提到的“合作原则”之“关联基准”,正是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不同,才导致交流时出现“语言差异”。

实例3 直接表达和委婉表达

在中国快餐店买食物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7)店员:“要不要吸管。”

客人:“要。”

而在日本的快餐店点餐时,对话是这样的:

(8)店员:「ストローをお付けしましょうか。」(配上吸管吗?)

客人:「お願いします。」(请配上。)

店员:「かしこまりました。」(知道了。)

通过这两组对话可以看出,日语是间接含蓄地表达个人情感的,汉语是直接明了地表达个人意愿的。和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尽量避免“是(はい)”,“不是(いいえ)”这样直接的表达。类似的还有表示拒绝的单词“ちょっと(稍微有点)”,比如,邀请朋友看电影,对方拒绝道:“明日ちょっと……”(明天稍微有点)在表达拒绝时,日本人认为直接拒绝会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尽量选择温和的表达。

日本人这样的语言文化和习惯正是H.P.Grice提到的“方式基准”和索振羽提到的“得体原则”之“礼仪基准”,这也侧面反映了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在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会慢慢形成符合该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同样的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达上会有很大差异。

三、结语

本文从语用学的文化语境理论出发,通过列举单词、称呼以及说话方式等具体实例解释说明中日两国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为了能够完全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就必须要提前去了解其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基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说话方式或者说话习惯也随之不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社会文化知识是交流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在学习外语时更应该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比较,从而避免语言差异引起的障碍与问题。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陈融.面子 · 留面子 · 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禮貌原则[J].外国语,1986,(4).

[4]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5]王建萍,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何娟娟,女,汉族,文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涉学。

猜你喜欢
文化语境跨文化交流
文化视域下社会流行语传播特性分析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