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构建高中政治课堂

2021-09-10 20:39陈露冉
高考·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理性精神政治认同

陈露冉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引领课堂,落实课堂,反思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任务,目的是使高中政治课成为学生知识获得,价值形成,思维锻炼,人格完善和素质提升的课堂。本文选取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节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为课例,通过叙述2019年国家勋章获得者的故事,进而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以及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培育现代公民。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随着核心素养理论的落地、演进与发展,传统的政治课堂正在经历转型升级。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主要由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组成,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获得的具有政治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是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理论,以核心素养理论引领课堂、落实课堂和反思教学,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知识获得、价值形成、思维锻炼,人格完善和素质的提升的课堂是当前迫切任务。

一、注重课堂体验,生成政治认同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政治认同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提性条件。从古至今国家政权都注重对公民进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具备的政治认同很大程度通过思想政治课堂进行灌输,因此,政治认同是政治教学的价值基础,也是政治学科鲜明特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具有感染力感召力的时政材料构建情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故事向学生叙述,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播放国家勋章获得者纪录片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于敏致力于氢弹的研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于敏和他的团队在没有任何他国帮助之下,仅仅用了2年8个月;新中国成立初期条件艰苦,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用来计算核潜艇这一国之重器的工具,是两千多年前老祖宗发明的算盘;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是我们航天队伍千千万万成员里的一名,航天事业是大家共同的事业;一次次创造出亩产奇迹的袁隆平老先生分享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的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样大,他们就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要把这么好的技术推广到全球帮助大家。视频呈现完毕后,教师设问:国家英雄们身上闪烁的是怎样的民族精神?学生发言、归纳中华民族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教师则强调国家英雄们的理想和事业背后的原因——爱国主义。通过师生交谈进行启发式教学,丰富教学情境,“情”的融入让高中思想课堂更有温度。热爱国家英雄,学习国家英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而形成国家认同。

二、构建议题式课堂,渗透科学精神。

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抽象,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仅由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难免枯燥低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如若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辩论、议题、问题和游戏等,丰富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更有助于培育学生在探究中能够才能获得的科学精神。教师给学生叙述袁隆平老先生杂交水稻培育之路:袁老说,我这一生困难与挫折总是相伴的,杂交水稻的培育之路并不容易。发现第一株天然稻到后面十几年的时间,团队光有研究没有成果。质疑反对的声音很多,有人说袁隆平强行改变水稻遗传基因,是主观唯心主义行为。还有人说,原子弹都爆炸成功了,一粒小小的水稻還不行。大跃进、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也给科研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然而,终究是胜利了!不仅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还一次一次的刷新着亩产记录。2000年,亩产700公斤;2005年亩产800公斤;接着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2016年突破亩产1100公斤的目标,2019年11月20日,袁隆平团队长江中游双季稻亩产1365公斤,同时在盐碱地上种出来的海水稻2019年亩产800公斤!连袁老都激动地说,这是个奇迹!听完故事,学生一定有话可说,试分析面对质疑,袁老是怎么样选择人生的?此题的讨论旨在学生明确困难与人生相伴,轻言放弃难以实现人生价值,以科学精神武装头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科学精神构成政治教学的核心思维,关系到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决断与追求,教师应给与学生充分思辨论述的时间,提升自身激活学生探究需要的能力。

三、构建综合性课堂,培养法治意识

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法治意识是高中学生应该着重培养的品格和能力,在此阶段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以构建综合性课堂,引导学生明晰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对国家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有所了解,此时运用多媒体出示材料:无论是氢弹、核潜艇、卫星这些国之重器的研制,还是全中国人民的粮食问题,这些兢兢业业的科学家们,他们为祖国建设奉献一生,为人民拼搏一生,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设问: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如何从经济、政治、法律的层面,激发全社会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风尚?本设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会从多个角度思考措施。例如:国家应当加大对英雄人才的补贴,免费医疗;应当给予他们家属特殊的照顾;必须让大家铭记住他们;应当给予他们共和国的最高荣誉……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规范和可行,单就这就答案中渗透出来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就已经值得赞叹与鼓励。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这部法律是为褒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而设立的,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高中生作为国家公民,课堂是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阵地。由国家立法保障国家英雄,引申至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意识。

四、寻找身边的故事,强化公共参与。

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公共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概念,国家注重公民的公共参与,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培养和提升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公共参与是政治学科实用性的突出体现。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课本知识的学习迁移到实践生活中,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政治热情和能力。《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堂上,教师在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性总结之后,让学生进行综合探究:宁德,俗称闽东。三面山地、丘陵绵延、耕地少;东面临海,海岛星罗棋布,距离远、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恶劣。老、少、边、岛这些贫困因素构成了宁德地区的贫困形态,当时的闽东是我国国内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1985闽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330元,85%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贫困问题。总书记在任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闽东的贫困状况,触发了习近平关于摆脱贫困最初的思考和实践。他提出“弱鸟先飞”的理念,发出摆脱贫困的号召,让闽东开展先飞的努力。请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举出实例“弱鸟先飞、久久为功、滴水穿石”的闽东人民,如何践行民族精神来建设家园的。本探究学生分享了宁德地区畲族先祖盘瓠的故事、宁德时代上榜《财富》中国500强,优秀校友杨苡的奋斗故事,发展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的美丽乡村建设······。由学生收集整理、由学生分享叙述,让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学习榜样,對学生的教育意义显著。关注祖国家乡,以自己所学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弘扬者、践行者。

政治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刻把握核心素养理论的内涵,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重塑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并通过构建情境式讲学课堂、应用社会热点事件、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实践活动综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公共参与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留成.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政治课堂建构[J].中学教学参考,2019(04):53-54.

[2]姜书野.浅谈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33.

[3]姚波.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12):48-49.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理性精神政治认同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