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文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改变了教育的常态,带来了疫情期间教育的非常态。后疫情时期,我们需要重新建构教育的“新常态”,对疫情下的班级公共生活要有新的审视和研究。
一、后疫情时期班级公共生活的基本内涵
班级公共生活主要是指班级成员之间在公共空间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种交往活动。班级公共生活不仅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场域,还是同伴之间相处、协作、互助的社会空间,有助于培养班级成员的公民素质。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共生活,指向了人类发展需要具备的一些公共品质。在后疫情时期,构建新型班级生活对于助推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后疫情时期的班级公共生活,更应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将班级教室作为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并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展班级活动,从而超越时空的局限。班级成员可以分布于不同的地区,但聚集在同一个网络平台,有目的、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各种活动。后疫情时期的班级公共生活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为班级成员获取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灵活性——摆脱时空的局限,为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丰富性——利用网络平台,更能为班级成员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使班级活动更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留痕性——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的系列活动,能留下班级成员的活动痕迹,可以将其作为班级成员的珍贵资料来珍藏。后疫情时期的班级公共生活,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优势。教师利用及时查找和搜集大量信息资源等便利条件,可以重新建构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方法,有利于提升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拓宽班级公共生活的视野和涉及领域,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有利于提升班级生活品质、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二、把握班级公共生活新特点,培养学生时代责任感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格局和面貌,班级公共生活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班级公共生活目标:凸显生存能力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四大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此次疫情对我们的教育成果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公共生活中,应凸显生存能力教育,着重落实爱国、生命、劳动等方面的教育。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由此可见,在班级公共生活中,首先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培养学生获取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知识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康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学会预防传染性疾病,具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能力,学会防范外界可能的危险及危险发生后可能的应急规避技能,这些都应该是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的存在。因此,重构班级公共生活目标,更应该传授给学生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普及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多通风等卫生习惯,彰显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恩格斯曾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就是生理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吃穿等温饱问题是人类生存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疫情期间,一些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与父母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在班级公共生活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分担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增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生存技能的提升,也在于其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从而有助于营造温馨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未来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充满着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也无法针对某个问题准备确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生更需要具备生存的能力,丰盈心灵,珍爱生命,呈现出高质量的生命状态,让生命闪烁出耀眼的光。
(二)班级公共生活的内容:处理两种伦理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都会和周围的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个个体的活动都要处于一定的关系中。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紧张,因此生态伦理和公共伦理关系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伦理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病毒可能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播开来,但责任不在于野生动物,而在于人类贪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确立生态伦理观念,就是要改变人类对自然的傲慢和征服的心态。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公共伦理处理的是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不隐瞒行动轨迹,不聚餐、不聚会,都是公共生活的要求。公共伦理就是要遵守公共规则,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共生活,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为自己也为他人负责。
在疫情下,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密性。在全民抗疫的过程中,每个公民都应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国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单元,班级又是学校的一个单元,因此班级生活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班级公共生活需要倾注家国情怀,处理好生态伦理和公共伦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坚决反对那些违反公共规则、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三)班级公共生活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線上线下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两大形式,各有其优势和不可替代性。结合疫情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班级公共生活可以做到线上线下的融合,即线上线下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混合式教学。疫情下的班级公共生活,利用线上主题班会、直播课、微课等形式拓展了公共生活的空间,深化了班级公共生活的内涵,提升了班级成员的公民素养。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如何让学生内心安宁且坚定,如何让学生唱响生命的赞歌?班主任可以围绕“认识灾难、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珍爱生活”“心灵成长、美丽绽放”三个育人主题开展“生命教育”线上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在疫情中敬畏生命、珍爱生活,使生命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力量、一束阳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微课活动,发挥心理名师的辐射效应,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梳理,这也有助于学生在网络上实现民主有序地参与班级公共生活。
同时,线下班级活动的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根本是智慧、情感和心灵的发展。线下的班级活动更能彰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人格的发展。因此,在后疫情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线上线下的优势及力量,更好地让班级公共生活呈现育人的本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班级公共生活的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信仰什么、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班级公共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将学生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班级公共生活的必然选择。
在班级公共生活中,教师首先要加强思想引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齐心协力共战疫情,涌现出一批批抗疫先锋、时代英雄、最美逆行者。生活本身就是教科书,抗疫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就是生命教育的素材,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展现了伟大的奋斗力量。在共战疫情的过程中,学校组织学生用文字、绘画、声音表达助力武汉、赞美祖国的情怀。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切身感悟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疫情之下更应当心怀感恩,珍惜当下生活。健康、活泼的生命,思想独立、行动自由的灵魂,这既是个体生命质量的升华,也是生命教育层次和深度的递进,更加显现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观点,我们班级公共生活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不同姿态,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珍贵和崇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责任教育孩子一起面对生命成长过程中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一起发现那些小人物身上的人性之光,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同时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武汉抗疫第一线。在班级公共生活中,学校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思想源泉,有助于引导学生为社会做贡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自身的生命境界不断得以提升,从而获得人格的发展。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灾难通常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敲响了警钟。在疫情背景下思考探究班级公共生活的目标、内容、方式和主题,将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疫情下的班级公共生活重点,在于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通过成为“我自己”,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光亮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