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幸”与“不幸”

2021-09-10 07:22周世恩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儿童

周世恩

[一]

2020年秋,正在读初三的墨墨决定转学了,从一所很多人趋之若鹜的重点学校,转入了一所普通的民办学校。这时离她到某医院心理治疗科就诊,已经过了三个月。

转学是她自己做的决定。她觉得需要改变一下环境,因为学业的压力就像一块巨石,压得她透不过气来。虽然学校的老师并没有对她做出要求。老师们都知道她病了,不是身体上的疾患,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具体的表现是她会拿起手边尖锐的东西,朝着自己的胳膊划,一道道的血痕泛起来,如扭曲的蚯蚓。最狠的一次,她拿起了一把美工刀,割自己手腕的动脉。若不是那一瞬间想起了关爱自己的妈妈,她真的会把自己的动脉割破。她也知道自己病了,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正常的人,这么锋利的刀,划在胳膊上,应该会感到害怕和疼痛,然而刀在她的胳膊上游走的时候,她内心感到的不是疼痛,而是快感。

待在原来的学校,老师和同学并没有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她,不过,她还是觉得有压力。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在拼命地背诵课文、刷试卷、讨论题目,而她虽然用尽全力集中精神,空空的大脑里却挤不进一个单词、一个数学公式,她只好茫然无助地趴在课桌上发呆。这让她觉得自己是班级多余的一个,在班上格格不入,甚至有碍观瞻。她不是不想努力,甚至之前,她比别的同学更拼命。为了提高成绩,她五点不到就起床,在厕所里背书、背公式。那时,她的成绩还过得去,在年级排前40名。后来,努力没有用,她赶不上那些脑子聪明的同学,成绩节节后退。越努力,越退步,这让她不可接受,她开始觉得自己笨,不如别人。接着,她内疚,她觉得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老师。后来,她开始恨自己,嫌弃自己。她的脑海中,始终盘旋着一种缥缈的无力感。

一年多前,墨墨就感觉自己有些不对劲。她刚刚以优异成绩从小学升入这所重点初中时,学习成绩不错,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外人看来,她勤奋努力,品学兼优,但她知道,对成绩的追求已经变成了一个黑洞,正在迅速吞噬她。考出好成绩,几乎成了她学习、生活的唯一目标。初一时,知识难度不大,课程内容也相对较少,凭借勤奋,她倒也能在全年级排得上号。好成绩的获得,让她总会心理平衡好一段时间,让她快乐好一阵。一旦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她就会莫名地感伤、自卑。随着初二的学业难度增加,她的预期目标也越来越难以企及,莫名伤感、失落、愤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后来,她被这些无力感紧紧包裹,心中竟然升腾起了对自己的憎恨。的确是“恨”,无法宣泄的时候,她就咬自己的手指;再后来,用圆规的“脚”刺自己。她觉得自己抑郁了,她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墨墨知道自己病了,不是身体的病,而是心理的病。为了确定自己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她自己找了一大堆有关心理方面的书籍,上网搜集了资料,对照着自己平时的表现,分析辨别。直到确定了,她才鼓起勇气告诉妈妈。妈妈认为她没有心理问题,只是过于大惊小怪了:“小孩子家的,吃得好,穿得暖,哪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了不起就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不高兴、自卑罢了,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她嚷嚷着要看医生,妈妈不肯,觉得看医生丢面子,万一别人给孩子贴上“神经病”的标签,自己就成了“神经病”的妈妈,走出门被别人指指点点,窝囊。墨墨一下子沉默了,从“墨墨”变成了“默默”,再也不吱声,任由心里无法宣泄的抑郁、悲伤、自我否定在每一寸肌肤里滋生,折磨自己,吞没自己。

2020年的一场疫情,竟然成全了她看病的心愿。不用去上学,待在家里上网课,她和妈妈低头不见抬头见,母女的冲突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地步。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歇斯底里。后來,她干脆不吵了,把自己闷在房间里,拿起圆规刻桌子,然后划自己的胳膊。妈妈看到了,无比惊讶和心痛。此刻,妈妈才知道,墨墨可能真的不是小孩子的“不高兴”,而是真的病了,患了心理的病,的确需要看心理医生。妈妈再也顾不上面子,给她挂了号,带着她走进医院的心理治疗科。走进诊室的那一刻,墨墨有些解脱的感觉,她终于觉得:这下至少有人知道,自己不是没事找事,也不是不爱自己,而是自己真的病了——得了心理病。

长年在某三甲医院心理治疗科坐诊的薛医生告诉我,像墨墨这样的孩子,她每年都会碰上许多,年少而幼稚的脸上,写满了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忧郁、自卑,或者狂躁、易怒。孩子知道自己病了,而很多的家长,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病了。这一代的孩子,看起来比这一代的家长更懂自己的心理,更容易接受心理咨询这一新鲜事物。

这是中国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窘困现状。身体有病,大家一般都不会讳疾忌医,找医生看病是社会的常识;可是心理有问题,许多的家长,仅仅把它归为德育的问题,或者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只是通过谈心、引导的方式去解决,导致孩子无法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许,这不能责怪家长。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普遍认为:抑郁症是成年人才会有的心理疾病,孩子罹患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较小,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水平还没有成熟到发生抑郁的程度。而我们大部分的年轻家长,没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且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没有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周围孩子罹患精神疾病或者出现心理问题。缺乏认知,无法感同身受,是家长忽视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其实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孩童心理疾病的诊断也十分困难,在中国,能对儿童进行专业心理诊断、治疗的医生,数量很少。

墨墨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每个星期,她都会定时走进医院,和心理治疗师沟通。得到专业治疗的她,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她决定,从原来的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换一个轻松的环境,开启她新的人生。薛医生说:有病,一定得治,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督人,也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不主动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被隐藏,就诊的机会就被主观人为地阻挡,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其实,心理治疗越早介入,效果越好。越早治疗,也能避免孩子走向深度忧郁,走向自残自杀的道路。

[二]

2019年4月17日晚,夜幕下的上海卢浦大桥,霓虹闪烁,车来车往。突然,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了桥中间,车内冲出了一个男孩,直直奔向桥边,迅速从桥上跳了下去。一个鲜活的生命自此消失。其实,引发这人间惨剧的原因很简单:男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母亲载其回家,路上不停批评他,导致男孩情绪失控,然后拉开车门跳江,酿成了一桩惨剧。

一个年轻生命离去,这是一个悲剧,也是一堂沉重的生命课。然而,这样的人间惨剧,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而且是频繁地见诸报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学生返校,这样的惨剧发生的频率更为密集:一名11岁的孩子在和父亲发生争吵后,跳楼身亡;一名小学生跳楼身亡,生前留下遗书说“我活得太累了”……

这样一系列令人心痛的现象,让我们在惋惜之余,也会沉思:这群孩子究竟怎么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究竟如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2019年12月发布了一份《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我国 17 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 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 30% 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1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不同的焦虑障碍。抑郁在儿童青少年中,依然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学习困难、校园霸凌、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

心理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成了阻碍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元凶,而且近些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疫情后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频频见诸报端,这是孩子积累的负面情绪,被家庭亲子冲突的导火线点燃的一次大面积的心理问题暴发。其实,孩子平时已经积压了诸多的负面情绪,也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不过这一切被隐藏着,没有被家庭、学校所发现、重视而已。

导致这一代孩子心理问题频发的缘由,或许是心理学家都不能完全回答的一个复杂问题。因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复杂的,身体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可能都与之相关。不过有一点是值得明确的,心理问题的频发与孩子的控制力的消退相关。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成员、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里指出,因为新时代的生活削弱了孩子原本具备的压力应对机制,换一句话说,因为社会的焦虑、家长的控制,让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本不强的孩子,慢慢失去了应付长期的慢性压力的能力,所以,孩子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还指出,就算孩子在一个领域中没有控制感,只要他们在另一个领域中有控制感,他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例如,如果孩子在家里很自由,能选择自己的活动形式以及参与频率,那他们就能更好地专注于比较严苛的校内环境。这有点像中国式的平衡,你要让快乐在一个人身上聚集多一点,他就能抵抗沮丧、忧郁。

孩子心理问题的频发,看起来情绪的无法掌控是导火索,看起来孩子的控制力缺乏是直接原因,但是深究起来,导致这一切的真正元凶,或许不是孩子,而是焦虑的社会、浮躁的家长、急功近利的学校。更可怕的是,在控制中,孩子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思考,导致许多让人猝不及防的心理问题就冒出来。回到薛医生所说的疫情之后孩子心理问题频发的事实,为什么一场疫情成了孩子心理问题暴发的触点?长期的宅家生活,学生只能盯着网络电视学习。教师借助网络的无形“控制”和家长居家的有形“控制”,同时施加在孩子身上。特殊情况下,孩子的无法出门,导致孩子的情绪无法向同伴释放、宣泄,无法通过运动、感官去调节,于是,埋藏在火山之下的负面情绪,一旦被某一件不经意的小事触动之后,便酝酿成了心理问题。

有人说,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但实际上,压死骆驼的,不仅仅是最后一根稻草,而且是最后一根之前的,每一根稻草!

[三]

一场疫情,像一双无形的手,揭开了捂在孩子心理问题上的盖子,让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曝光在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面前。这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我们见识到了孩子心灵世界残酷的一面:原來,我们的孩子并不是无忧无虑的,他们会受到悲观、失落、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受到心理问题的严重困扰,会罹患各类精神疾病。幸运的是,这些残酷,终于唤醒了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也让家长、老师、专业的医疗机构有机会伸出援手,去拯救这些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孩子。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重视,其实是他们最大的幸运。虽然这一场重视,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来了。其实,国家层面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从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早就作为一门课程,在许多地方从小学阶段实施教学。不少地方教育部门规定:有条件的学校,必须设置正规的心理咨询室,还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这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各级教育部门开展“心理健康达标校”“心理健康示范校”的评比,可见对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落实的重视程度。但同时,在一些地方落实的时候,因为众多的学校、教师理念上的不重视、行动上的不支持,导致这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都仅仅停留在了纸面上。幸运的是,一场疫情,让这一现状得到了改变。大部分家长、教师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也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推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学校、家庭的落实。

更多的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亲密的亲子关系中得到足够的爱和温暖?更多的学校也开始转变观念:落实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心理状况调查、广泛的心理健康宣传,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尽量多一些快乐、自由。更多的教育部门、社会机构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干预、治疗之中,介入学校、社区,宣传心理健康常识;驻校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治疗……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孩子的重要性,觉得打造一个让孩子健康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是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生命是教育的“1”。“生命”指向“肉体的生命”,也指向“心理的生命”。“肉体的生命”是人的生物生存,是自然呈现生命的特征:有心跳,能呼吸。这是生命存在的具体表象。“心理的生命”是生命的内核,它装载着快乐、幸福、精神。而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才是生命延续和存在的根本,也是“肉体生命”想活下去的支撑。如果把生命比作一个容器,我想,如果多向这个容器注入一些快乐、自由、爱与关怀,这个容器很有可能变得坚实起来。这样的坚实,应该足够帮助孩子去抵御失败、痛苦、忧伤……去屏蔽和阻挡那些滋生的阴暗情绪,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蔓延。

2020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遇到了墨墨妈妈,她每天接送墨墨。墨墨妈妈告诉我:孩子正走在痊愈的路上,在那所普通的学校里,她很快乐。孩子的妈妈也很快乐。而我,站在秋天黄昏的阳光中,也莫名地感觉很快乐。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儿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