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特色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

2021-09-10 06:15黄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

黄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所用的前提,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在小学阶段班级是学生基本的活动单位之一,班主任也是一天当中除家长之外和孩子们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是小学生的第二家长,承担着教授学识启迪思想的重要责任,扮演者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因此班主任应当科学组织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为学生加强道德素养创造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小学;班级特色;精神文化建设

引言:营造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班级课程,它与课堂教育不同,是一种氛围的培养,积极健康、文明礼貌的班级文化能够于无声处感染学生。立德树人向南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的根基和前提。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内心力量,为国家培养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优秀人才。在小学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和特色文化建设内容中,包括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包含法治常识,法治观念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对孩子们的心理和情感成长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1.班级特色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应用价值

1.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新时代的小学生思维开阔、个性强烈,但受年纪影响,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是非的判断仍然处于较为幼稚的水平,缺乏辨别事物的能力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讲大道理的模式开展德育教育,会产生浓烈的说教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效果较差。小学生的认知和是非观念都是从生活中不断学习培养的,文明礼貌、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熏陶人,感染人,让学生主动约束自己,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1.2符合教学现状需求

《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当在学校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接受法治道德和民族团结等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小学的教学都是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忽略了德育教育,有现行教育制度的原因,也有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原因。班主任不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就会导致孩子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发生偏差。班主任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屡见不鲜。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只有理论的学习,班主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当下了课,孩子们离开教室,教育就结束了,没有在生活中产生影响,没有渗透到班级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再比如,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难不过分重视分数,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的管理时,也感到无奈。但这也造成了只要成绩好,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的情况,成绩好的学生犯了错会得到原谅,或受到较轻的惩罚,和也在无形中给了孩子们错误的认知,甚至在成绩不好的孩子犯错时,班主任教师会区别对待,同样是让孩子们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这对还在成长期、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孩子们来说,是百害无一利的。

班主任作为孩子的第二家长,如果缺乏对班子精神文明的建设,就会在无形当中问学生处理错误的是非观念,影响学生成长,因此班主任应当正视班级特色和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加强小学班级特色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2.1从教室环境构建班级物质文化。教室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每天在教室中活动的时间超过了1/3,是学生接受老师的知识教育、与老师和谐相处、和同学情感交流的主要场地。整洁美观的教室,能带给学生们学习的好心情,安静和谐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感受文化,同时教室的每一项布置都要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室的特色和其蕴含的文化,能够在朝夕相处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例如,不同内容的黑板报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有关建党、建军和国庆内容的黑板报,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因此,要建设班级特色和精神文明,就要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和角落都具有他的精神内涵。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装饰教室、绘制黑板报、张贴标语和海报等方式,在班级中注入审美力量和文化力量。如果同学们希望班级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就可以采用明黄色等鲜艳的色彩装饰教室,用激昂的口号和标语激励自己,通过悬挂毛主席、鲁迅等充满上进力量的伟人海报鼓励自己。

2.2从班级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建立班级规章制度是让小学生们感受社会规则,培养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让学生感受秩序、公平与效率最直接的途径之一,这对建设学生精神文明,帮助学生感受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好的班集体氛围需要班主任和全体师生的努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民主选举班级干部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平等看待他人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班级规章制度,引导学生们养成规则意识,形成平等、尊重的品德素养。

2.3从班级活动打造班级精神。班级特色和精神文化建设也并非都是潜移默化的,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级活动这种方式,将班级特色和精神文化融入到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的氛围,形成班级群体目标,建设班级整体学习态度,以此凝聚成班级的整体班风、道德规则等班级核心。班主任应当多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教学游戏、分组讨论等方式,利用学校运动会和各种节日活动比赛,让学生们团结起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集体意识并非小团体意识,在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时,不能用贬低其他班级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形成狭隘的集体意识,而应该在强调大爱,强调大和谐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们团结合作、展现班级风采。

总结

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学校到社会贯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小学班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形成有着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高尚人格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为了学生今后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应当注重班级特色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军.小学高年级特色班集体建设的行动研究--以中山市XX小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7.53.

[2] 裘红.基于区域特色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2).78-79.doi:10.3969/j.issn.1674-6813(s).2018.12.057.

[3] 徐麗.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7.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班级特色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001147)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