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2021-09-10 07:22黄磊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意见领袖网络文化

黄磊

摘 要:网络文化是在新时期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普及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移动数据终端为载体传播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对于个体思想认知、行为理念及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网络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话语权、教育形式、话语方式与教育监管上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围绕高校思政教育新格局、坚持内容为王教育新战略、深化话语主主题议程设置、加强网络执法监督机制打造变革路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政教育;内容为王;意见领袖;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4-0003-02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催生出网络文化这一全新概念,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工作视角。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结合网络文化特征与大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形式、内容与方法进行系统变革,借鉴网络文化元素实现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话语权被抢占,教育主阵地受挤压

观察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可知,有接近72%的大学生以娱乐消遣为主要上网目的,说明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中存在泛娱乐化倾向。如短视频、直播等媒介传播形式凭借篇幅短小、娱乐色彩强、传播速度快等特质,对大学生群体存在较强吸引力。但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碎片化传播使大学生群体接收到的信息具有片面性、扁平化、娱乐化特征,加之当前未形成健全的信息甄别机制,难以保证大学生群体具备抵御不良文化侵袭的能力。长此以往易使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价值观念遭到扭曲,削弱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下的话语权,进而使思政教育失去主阵地优势。

(二)教育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关注兴趣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普及使部分高校开始探索网络媒介载体,依托“易班”“慕课”等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学。但在教学实践层面,部分高校仍沿用传统理论说教模式,在思政教育模式选取、内容设计上缺乏创新,相关话题、视频内容的点击率较低,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且学生对相关实践活动的意义缺乏明确认知、过程体验不佳,局限于被动参与,无法保证思政教育真正发挥实效性。

(三)话语方式多元,缺乏有效传达效果

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向学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话语内容具有学术性、理论性、抽象性特征,在表达方式上与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境不符,由此影响思政教育内容的传达效果。同时,网络文化包罗万象、动态更新,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难以及时捕捉网络文化中的特定信息,在话语方式、表述内容上无法有效融合网络文化与舆情热点要素,导致在教学效果上无法发挥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利于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四)教育监管缺位,舆情监控效果不佳

网络文化与社交心理使得大学生群体普遍催生出圈层化的概念,围绕圈层内部在碎片化信息接收与浅层化阅读模式下进行信息内容的分享与传播。但此类信息在来源渠道、内容倾向上缺乏严格审核把关,在未经筛选辨别的情况下将信息在圈层内部进行裂变式传播,进而使得话语影响力成倍增大。与此同时,同质化信息的频繁传播易使圈层内大学生群体陷入信息孤岛的情况,缺乏客观全面认知。倘若此时思政教育工作者未能深入圈层内部及时干预和正确引导,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易使学生陷入偏激、片面的认知状态,甚至出现群体极化问题,影响了舆论管控效果,有损舆情监控效果与应对能力。

二、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路径的具体措施

(一)打造高校思政教育新格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

在“互联网+”引领的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应针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指导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化特征、捕捉学生思想动态,选取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包括完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相关管理规范、制度规程建设,联合相关管理单位建立对不良网络文化与舆情信息的追踪机制,聚焦校园局域网维护健康网络文化的宣传与传播,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上网环境。同时,应面向网络文化建构高校育人的全新格局,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解读网络文化现象、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将抽象知识内容与网络文化元素融合后实现具象化表达,营造双向资源互动机制;将大学生、思政教师及其他教职工整合,建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会、团干部与班干部等主体作用,借此发挥对大学生的双重驱动作用,保证网络文化发挥对思政教育的正面影响。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组建集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等于一体的教师团队;引导教师增进自身对网络文化的了解、提高网络技术操作水平,熟练掌握“抖音”“知乎”“微博”等網络社交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信息中心筛选、分析学生的思想认知与心理特征;采用拍摄微电影、开通官方互动账号等形式与学生建立紧密的沟通交流,并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融入学生与教师考核体系中,保证有效激活网络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机制。

(二)坚持内容为王教育新战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伴随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内容同质化成为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导致主流话语的传达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考虑到不同圈层的大学生群体在思维认知、观念态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为保证思政教育的实施就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主体的学习需求。要求高校坚持运用“内容为王”战略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设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从日常教学大数据中筛选、提炼出兴趣点,建立不同圈层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模型。结合个体在观念认知、思维特征、行为选择上呈现的特征,构建多层次网络思政平台,提供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机会。

同时,在思政教育内容设计上进行丰富创新,引入当下流行的“微主题”教育模式,以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为主题进行活动形式与内容的设计。例如:指导学生拍摄以“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微电影、公益短片,组织学生共同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民族认同;定期举办党团知识竞赛、思政教育主题征文竞赛等活动,借此有效拓宽网络文化教育下的思政教育深度,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增进学生对思政政治教育的认知,为教育理念的传递创设良好条件。

(三)深化话语主题议程设置,培养圈层意见领袖

在网络文化全面渗透的时代背景下,话语主题的选择对于受众的思想认知、行为理念与价值观具有直接影响,通过设置话语主题议程能够为思政教育的顺利实施寻求有效切入点。因此,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文化具备较强的理解力与信息筛选甄别能力,能够敏锐捕捉校园生活、学生圈层与网络环境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及探讨的热点话题,精准定位思政教育内容渗透渠道,进行相关话题的包装处理,吸引广大学生群体共同参与话题讨论与与意见表达。同时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价值观念的柔性传播,引导大学生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心理特征与价值诉求。由辅导员、党员、学生干部担任意见领袖,发挥在群体中的凝聚力,增强圈层内部成员间的情感互动与观念交流,逐步推动群体意见的形成,深化思政教育的正向引导价值。此外,在网络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网络话语与流行词汇,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做好筛选与分辨,注重去除其中蕴含的负面词汇。例如,可将“奥利给”“满满的正能量”等积极词汇运用于话语表达中,但也应注意摒弃“丧文化”与“负能量”的词汇用语,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理性思考能力,避免因追求流行而盲目跟风,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加强网络执法监督机制,引领正确认知导向

鉴于当前我国仍未形成健全的网络监督机制,要求高校在网络文化视域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注重承担教育责任及社会责任,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网络执法监管机制,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筛查网络环境中蕴含的负面、虚假信息,针对相关内容发布者进行惩罚,为学生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应借鉴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进行思政教育范围的拓宽,引入微信、钉钉等社交媒体软件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沟通交流关系,有效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时空局限,拉近与学生的交互距离,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内容向学生有效传递。引导学生立足于积极视角发声,配合网络舆情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最大限度抑制网络舆情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信息获取来源与接收渠道日渐多元,碎片化、裂变式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迅速传播,极易对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构成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時主动调整思维观念与能力结构,聚焦能力建设、内容创新、话语引领与执法监督等层面进行改良与创新,更好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意见领袖网络文化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