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苑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预防PICC穿刺置管术后血栓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接诊PICC穿刺置管术病患7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置管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静脉血栓发生率,研究组2.7%,比对照组18.42%低,P<0.05。针对操作时间与置管时间,研究组分别是(29.14±3.69)min、(167.34±12.59)d,优于对照组(34.58±4.16)min、(148.37±11.27)d,P<0.05。针对一次穿刺成功率,研究组97.37%,比对照组81.08%高,P<0.05。结论:于PICC穿刺置管术中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操作时间的缩短,静脉血栓的预防,置管时间的延长,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
关键词:PICC穿刺置管;预防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血栓
目前,PICC也就是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置管时间长、操作简便与穿刺成功率高等特点,可减轻患者痛苦,并能对其外周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但容易引起静脉血栓这种并发症[1]。本文选取76名PICC穿刺置管术病患(2020年1月-2021年6月),旨在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预防PICC穿刺置管术后血栓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接诊PICC穿刺置管术病患7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纪在45-80岁之间,平均(56.57±4.23)岁。对照组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纪在46-80岁之间,平均(56.21±4.46)岁。患者资料完整,精神正常,意识清楚,无药敏史。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2]
(1)肝肾疾病者。(2)凝血机制障碍者。(3)淋巴管回流障碍者。(4)严重心脏疾病者。(5)接受过抗凝药物治疗者。(6)精神病者。(7)过敏体质者。(8)意识障碍者。
1.3方法
2组常规护理措施:病情监测、用药干预和基础护理。研究组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1)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包括PICC导管维护和置管操作等,以不断提高护士操作技能,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以免因反复穿刺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进而增加了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2)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尽量不选头静脉。积极安抚患者负性情绪,用温暖的语言鼓励患者,消除患者对于穿刺的恐惧感。也可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让其身体放松,便于穿刺。置管成功后,抬高患者患肢达到20-30°,并予以其局部热敷处理,做好患肢保暖工作。(3)指导患者做松握拳头、抬高手臂与活动手腕等动作,注意观察患者身体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憋闷与呼吸不畅等情况,需立即处理。仔细观察患者患肢情况,包括皮肤颜色、动脉搏动与皮温等,耐心询问患者身体感受,若患者主诉局部组织肿胀与疼痛,应警惕静脉血栓,此时,需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确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患,需立即对其施以溶栓治疗。(4)借助视频与图片等,为患者讲述PICC穿刺置管术的知识,告知術后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危害性等,以加深患者对血栓的认知程度。认真解答患者疑惑,打消其顾虑。(5)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诉求,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为患者播放舒缓的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教会患者如何调整心态,包括暗示疗法与冥想等。
1.4评价指标
统计2组静脉血栓发生者例数,记录操作时间与留置时间,观察穿刺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20.0,t对计量资料()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
针对静脉血栓发生者,研究组1例,占2.7%;对照组7例,占18.42%。研究组比对照组低,X2=7.1058,P<0.05。
2.2置管情况分析
针对操作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针对置管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长,P<0.05。如表1。
2.3一次穿刺成功率分析
针对一次穿刺成功者,研究组37例,占97.37%;对照组30例,占81.08%。研究组比对照组高,X2=7.2151,P<0.05。
3讨论
临床上,PICC置管乃比较重要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与成功率高等特点[3],但患者在置管期间也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等问题,进而对其疗效造成了影响,若情况严重,也可导致患者的死亡,危害性非常大[4]。相关资料中提及,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尖端位置、导管材料、患者凝血功能状态与导管直径等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5]。为此,医院有必要做好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工作。
针对性护理干预涵盖以人为本理念,可将患者放在主导地位,从认知、病情、心理和置管等方面入手,对其施以专业化、细致性的护理,以减少其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从而有助于确保其疗效,提高置管安全性[6]。做好护士的培训工作,可提高其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让护士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并能提高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此研究,在静脉血栓发生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操作时间与置管时间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PICC穿刺置管术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静脉血栓的预防,操作时间的缩短,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及置管时间的延长,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彩华,孙筱虹,丁华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PICC穿刺置管术后血栓的预防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21,20(1):77-79.
[2]方妍.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8,12(2):108-109.
[3]梁娟,章美华,潘丽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5):879-880,882.
[4]姚雪莲,廖志云,冷金华.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8):1390-1392.
[5]刘丽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ICC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6):147-148.
[6]韩爱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114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