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2016-08-11 22:03郭戈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预防效果

郭戈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方法 72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行局部冷敷, 观察组行湿润烧伤膏涂抹, 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有18例(50.00%)发生化疗性静脉炎, 其中1级9例(25.00%), 2级7例(19.44%), 3级3例(8.33%);观察组有3例(8.33%)发生化疗性静脉炎, 其中1级2例(5.56%), 2级1例(2.78%), 3级0例;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的总发生率, 1、2、3级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常规的局部冷敷相比, 在穿刺点周围涂抹湿润烧伤膏对化疗性静脉炎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湿润烧伤膏;预防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28

在使用化疗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疾病时, 需要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在化疗患者中, 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56%左右,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增加疾病痛苦, 降低其生活质量[1]。为了探讨湿润烧伤膏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 本院随机选取了72例化疗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化疗患者72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经临床各项检查或病理学诊断确诊, 且知情研究内容, 自愿参与, 符合社会伦理学要求。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56.83±6.23)岁;其中12例为肺癌, 10例为肝癌, 12例为乳腺癌, 剩余2例为肠癌。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4例;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56.75±6.32)岁;其中11例为肺癌, 9例为肝癌, 11例为乳腺癌, 剩余5例为肠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局部冰敷, 在化疗后进行, 时间为4 h。观察组则在注射化疗药物前后, 采用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5 mg地塞米松, 行快速静脉滴注, 并在穿刺点周围0.5 cm, 根据血管走向, 涂抹湿润烧伤膏, 涂抹的范围为血管周围10 cm×5 cm的区域, 涂抹的厚度为1 mm, 3次/d, 涂抹之后用无菌的敷料进行覆盖和固定[2]。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若有, 则观察其严重程度, 具体评价标准为[3]:①1级:存在局部疼痛、红肿、水肿, 没有发生静脉条索改变, 没有硬结;②2级:存在局部疼痛、红肿、水肿和静脉条索改变, 没有硬结;③3级:存在局部疼痛、红肿、水肿和静脉条索改变, 有硬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有18例(50.00%)发生化疗性静脉炎, 其中1级9例(25.00%), 2级7例(19.44%), 3级3例(8.33%);观察组有3例(8.33%)发生化疗性静脉炎, 其中1级2例(5.56%), 2级1例(2.78%), 3级0例;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的总发生率, 1、2、3级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目前,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 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 但是由于化疗的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化疗药物的作用下, 机体的血管壁会释放出一种炎性介质, 在这种炎性介质的作用和影响下, 静脉极易受损, 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 导致药物外渗。同时, 在化疗药物的刺激下, 患者还有可能发生血管痉挛, 致使痉挛供血区域供血不足, 严重者会出现缺血、缺氧等症状, 其临床表征主要为局部疼痛、红肿或硬结。

化疗前后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化疗后并发症。地塞米松能抑制致敏物质的释放, 并降低血管通透性, 避免血管痉挛, 有效促进局部血液供血循环, 达到阻止炎症的发生的作用。虽然化疗后进行局部冷敷也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减少渗出, 达到止痛的目的, 但效果有限。

本次研究采用了湿润烧伤膏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显著效果: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8.33%, 1、2和3级的发生率分别为5.56%、2.78%和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25.00%、19.44%和8.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表示, 在发生静脉炎的后期治疗中, 由于损伤程度轻, 治愈时间缩短, 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支出, 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为再次化疗创造了条件。取得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苓、黄柏、黄连、麻油等, 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之功效。同时与地塞米松和局部冷敷配合应用, 起到中西结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 和常规的局部冷敷相比, 在穿刺点周围涂抹湿润烧伤膏对化疗性静脉炎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秀芬, 李铂, 谭李军. 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外用预防输注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护理学报, 2015, 14(3):54-55.

[2] 杨淑萍. 湿润烧伤膏外敷预防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2, 13(6):495-496.

[3] 马爱兰, 陶金镯. 中西药交替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卫生职业教育, 2015, 10(21):135-137.

[收稿日期:2016-03-25]

猜你喜欢
预防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作用
艾灸联合儿茶酊对高危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分析
激健减量增产助剂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咖啡酸片对直肠癌放疗过程中的血象降低的预防效果观察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