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1-09-10 07:22:44徐乐晴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孔乙己初中语文文本

徐乐晴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的意识增强,其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欣赏文本的语言,感悟文本的情节和内涵,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当前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剖文解字式地进行阅读教学,将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割裂开来,导致学生之间树木不见森林。同时,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会对学生阅读的兴趣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需注重教学理念的调整,摒弃传统化教学观念,并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实施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课是初中语文的关键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重视培养其语文思维能力,这就表示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然而,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单纯是对阅读文本展开乏味的讲解,将知识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还有教师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也有的语文教师在阅读课时,规定学生铭记知识要点,不重视学生是否实现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落后,没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很难实现语文阅读课程目标。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然而很多教师都会忽视学生的行为主体影响,进行阅读教学时并未全面发挥引导者作用,学生缺少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仅仅以解读课文内容为主导,迫切将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使其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长此以往便丧失了自主阅读兴趣,不利于增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且还是教学的重点。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想要使阅读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颖且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促使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最优化,并促使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与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情境,以直观的形式展现文本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保证阅读的质量。通过阅读情境的创设,其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对《孔乙己》开展教学的时候,本篇文章的描写通常极为细致,其中人物的刻画以及语言的描写通常极为丰富生动,因此,想要使学生更清晰、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实施生动演绎,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文章内人物内心的想法进行揣摩,以此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文章中描写的有关情境,并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深化对人物描写的理解与体验。

(二)凸显主体地位,关注体验感悟

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给整体阅读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利于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得到客观的教学反馈,并开展教学方法的动态性调节,自始至终以学生为管理中心。在阅读课中,规定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所表述的精神实质和感情以外,还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身情感,通过文字的品读,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得到持续提升。例如,进行《孔乙己》的阅读教学时,孔乙己悲剧般的命运主要是由封建社会所造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感悟,重视其情感的内化。例如,教师可用“孔乙己在21世纪”作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有学生认为:假如孔乙己活在我们现处的时代,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都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站在哪个角度来进行剖析。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其体验感悟,更有利于给学生的阅读思考带来无限可能。

(三)强化学生默读能力

阅读文本的全过程,是学生思维逻辑、社会经验、理解能力与文字间碰撞融合的过程。在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后,学生会形成更加开放的思维,能够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文本阅读结束后,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二次筛选与组织碎片化的记忆,摘录有价值的信息,是对学习成果进行巩固的过程,对阅读学习有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每次阅读结束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尝试写下阅读心得或笔记,并鼓励学生间围绕心得笔记等展开交流探讨,从而实现查漏补缺。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就能进行高效阅读,并积累更多阅读经验,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处于思维与能力的高速发展阶段,教师关注学生成绩的阅读模式会无情地扼杀学生的个性,僵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渐失去对知识的渴望,形成被动学习的思想。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可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场景或影视剧片段带进课堂,让学生对文本作者、所处环境以及写作背景有充分的认识。例如,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文章内容形象呈现出来,并可以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丰富学生的情感。对于阅读文本而言,由于其描写的语言存有一定的抽象性,缺乏生活经验的初中学生有时候很难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而通过多媒体不仅能够表现文本描述的画面,也能够展现人物的情感,深化作者的思想,给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中描绘场景的切实感受,而且还能深化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有效理解。

(五)灵活引用文章

初中语文的教材中,记叙文通常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教师需进行灵活、科学的引用,以此实施高效精心的阅读活动。学生在完成记叙文阅读后,通常会对日常的生活产生不同的感悟,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想要使学生高效、輕松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语文教师则可通过自主式、探究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实施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积累到充足的知识信息。例如,在对《社戏》实施阅读时,教师可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前设计相应的主题,并以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并从各个角度对人物形象实施全面的分析,并对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各个小组派名代表对讨论结果实施表述,其他组内成员则给予相应的补充,而教师则给予相应的点拨。在该过程中,如果发生具有争议性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从合适的角度实施深入讨论,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得到有效提高。

(六)阅读资源的拓展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扩大文本的范围,带领学生进入丰富的文学世界。以往集中进行教材课文阅读,由于篇目有限,学生的学识和经历不足,阅读效果甚微,其通常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需在教学期间,注重学生阅读资源的拓展,以教材内容为中心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语文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化、个性化阅读,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偏好进行高效阅读,以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并深化学生对语言魅力的感受。例如,对《变色龙》开展阅读教学时,本篇文章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契诃夫的其他作品,如《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对契诃夫的写作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和感悟,体会契诃夫以小见大的手法,丰富学生的学生,拓展阅读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以阅读为载体,掌握学生的基本水平和能力,并通过多元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提高,以促使初中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可创设阅读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灵活地引用文章,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孔乙己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