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傅雷

2021-09-10 07:22范良伟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严父傅聪傅雷

范良伟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而生活中言传身教更是重要。重读《傅雷家书》并以此为话题,来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

《傅雷家书》是一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是“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傅雷给孩子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人父母不易,赤子之心难得。傅雷幼年丧父,不幸的童年经历让他对子女的教育是严厉苛刻的,令其闭门苦读,稍有违背就加以打骂……虽然后来傅聪作为钢琴家享誉世界,但笔者对他的某些家教方式实不敢苟同。望子女成龙成凤是中国式家教的出发点,现实中还有人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的观念;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读大量兴趣班。对此,我也不想置评孰优孰劣。在我看来,若不是妻子朱梅馥的包容,傅雷的家教将缺少温情与快乐。没有朱梅馥用中国女性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予子女博大的爱,也不可能有傅聪的成功和傅敏的成才。母性是伟大而无私的,她在给傅聪信中这样说:“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这样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贤妻良母,怎不让人敬佩呢?傅雷的严厉,儿子们的顽皮,总是母亲居中调和,这样的家才富有人情味。朱梅馥写的信虽不多,但最感人。她用女人的细腻和温婉在吐露,字里行间情满于怀。这种无私的爱重于山,就连为孙儿织毛衣、抄寄菜肴的制作程序等这样的小事,都体现她爱亲人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人世间有这样伟大的母亲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再说傅雷,早已把家书当作教育儿女成才的一门学问。傅雷离世前曾反思对子女的教育,有些内疚:“你们没有欢乐的童年,我对你们太严了。”而成才后的兄弟俩终于明白严父慈母的情怀:“父母是我们兄弟俩最好的老师!”那186封家书,经过岁月的洗礼,愈来愈闪烁人性的光辉,它充满了父亲对儿子们的期望挚爱,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我想起那些写信盼信的年代,是多么值得留恋呵!

真情的投入肯定是有回报的,傅聪、傅敏的成才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人的成长如种庄稼,要播种耕作才有收获,要有阳光,有温度,有合适的土壤,还要精心经营。我相信傅敏说的话,“父亲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对家人的愛是很细腻很具体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成名成家倒不重要,一生做个正直善良、纯洁高尚的人,肯定来源于成功的家教。种下什么因,才结什么果,《傅雷家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想,作为父亲、作为老师,更应该从书中悟出教育的真谛。因为喜爱艺术,我三读《傅雷家书》:在人生最困惑的青年时代,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读《傅雷家书》时,便入了迷;上世纪90年代又重读,推荐给朋友们读;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又三读,感慨良多。就好像找到了宝藏不停地挖掘,对我而言,这算是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再生资源。一生能读到这样的书,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但愿《傅雷家书》能成为我们的枕边秘籍,让它走向千千万万的智慧家庭,见证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选自《广安日报·数字报》2019年7月,有删改)

猜你喜欢
严父傅聪傅雷
傅雷的称赞
班级教育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钢琴天才傅聪:黑白键上有我的“终身”情人
没有寄出的信
敦煌典籍中的“严父教”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中职班主任“严父慈母”角色的扮演探究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