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先
摘要:教育部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据有关的研究表明,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公民核心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81
引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创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新课程改革下高效课堂构建的着眼点不是单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亲身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价值,并可以灵活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完善个人人格。
一、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下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也是亘古不变,部分小学教师抱着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无法接受生活化教学,习惯按照课本进行生硬教学,只注重知识灌输,教学内容也不够生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难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学习的内容很难应用实际生活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与社会环境接触的不多,学生在课堂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机会不多,这就导致了道德与法治无法取得满意的预期教学效果。故此,小学德育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的发挥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能力,用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课堂知识,从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策略
(一)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第一单元中,关于小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本单元中,《我们爱整洁》《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等课文,都对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中来。例如,教师们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桌面、整理衣物,达到小学生讲卫生的标准;让小学生积极地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其他任务安排,帮助小学生克服做事马马虎虎的问题……这些活动,都属于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师们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认知,提高小学生的协调性,锻炼了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开展小组学习,活跃气氛
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把控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学生完全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同学生看待事情的角度、对知识理解的深浅都不一样。为了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为几人一组的形式,学生在组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完善自身的不足,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鉴,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在分组时教师注意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有机分配,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又可以真正有所收获。在教学《我的好习惯》时,教师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当一个学生在表述的时候,组内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并认真做好记录。每个人表述完成后,其他学生要对表述的“好习惯”进行评价。最后汇总组内所讨论过的“好习惯”,每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整个教学气氛十分活跃。
(三)模拟安全问题场景
从知识的掌握到运用,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它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如果能虚拟一个环境让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安全问题时进行自我保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后,还要注意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将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为了保证学生的消费安全,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模拟,找出几个学生,将学生分别设定为消费者、路人、奸商、警察等角色,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场景模拟,让“奸商”对“消费者”进行欺骗,“消费者”要找出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如果“消费者”被成功欺骗,再由“路人”报警,最后由“警察”模拟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个模拟,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安全消费时,又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安全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培养小学生的公共意识
在一些公共场所中,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们在將实践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时,可以适当在一些公共场所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中对《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等教材课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师们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在路过一些公共场所的时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导小学生轻声细语地走过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自觉地维护公共场所的设备。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实际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学生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教师们通过这些将道德与法治实践性的例子,更好地提高了自身课堂授课的效率,在将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当中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化进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们应该积极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改革,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加强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组织生活化社会实践,来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景晓丽.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吉林教育,2019(48):17.
[2]郭越.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技巧[J].新课程导学,2019(36):96+98.
[3]徐沛娟.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科幻画报,2019(12):88.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田横海尔希望小学 山东青岛 26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