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玲
摘 要: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一种以“尊重、包容、理解”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在构建多元文明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新的时代形势下国家发展和公民成长的必然要求。在新冠疫情之下,各地学校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了线上教学。本文总结了线上教学期间在培养国际理解素养方面的一些策略,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关键词:线上教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国际理解素养
一、时代之需:国际理解素养培养迫在眉睫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对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国际理解”是指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全球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在构建多元文明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谋求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它有两个基本着眼点: 共存与共生。即: 在全球化背景下, 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 通过积极的合作, 对关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强调的是養成人们共存和共生的意识。换言之, 它探讨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 并借此“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 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历史的学科和领域需要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也可以并且应该广泛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初中教育中落实国际理解素养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涉及内容众多。比如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概况;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等。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新的时代形势下国家发展和公民成长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历史与社会课堂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网络技术合理科学的利用,也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培养世界公民的意识,有意识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二、文本之思:何为国际理解
亚太地区国际教育研究院将国际理解素养的目标框架分为:知识类(对和平、人权、发展、环境,国际社会不同文化的理解);态度类(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对正义和平的责任意识;开放的心态;同情的态度和共同体意识);技能类(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自我主张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参与意识和沟通交往能力等)。
根据这一目标框架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可以整合教材,把国际理解教育在初中阶段的目标具体化,使它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把教材可利用的内容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开放意识,即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具有根植于本民族特性的土壤来放眼全球的理念,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对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二是世界公民意识,即在对世界和本国问题的认识、理解上具有全球视野,树立“共存”观念,认识到自己“世界公民”的身份,愿意承担起对全球共同体的责任。三是国家认同感,即对本国在全球化生态现状中所发挥的作用持积极态度,肯定本国在国际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四是国际理解的能力意识,即对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正确驾驭国际理解活动的实际本领的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为具有国际理解的能力自信,认为自己已具备在地球村中生活所必需的技能。据此,作者整理的初中三年《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可以利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资源见下表:
三、培养之路: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实践探索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逐渐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作为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肩上承担着教育孩子们从历史中、从地理中学习多样的文化、学会正确做人做事的重任。教育的过程充满变化和诸多不确定因素,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国际理解的培养还需要结合教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下面笔者结合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课例,谈谈培养国际理解的一些可行途径。
(一)立足本国,坚持开放意识
在如今的国际社会立足,离不开开放的意识。但是开放的意识不能是教师通过灌输而强加给学生的,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自己感悟到开放的重要性。线上教学有利于教师为学生设置基于探究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或理解。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甚至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真的在学习,忙于收集信息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收益。组织和安排这样的一种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就是一种有效教学。
九年级教材的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其中第二课是经济全球化。教师在让学生明确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后,要求学生在线查找经济全球化的实例。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如何体现经济全球化,并且分析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积极影响。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国际分工的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也得到提高。在分享和分析讨论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形成和支持开放的意识。
(二)放眼全球,培养世界公民
教学方式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常见的教学方式有:命令教学、任务驱动、同伴互助、小组学习、个别化方案、指导发现、问题解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不管从地理还是从历史的角度,首先教师本身要有世界公民的意识,才能培养下一代世界公民。站在世界的立场,用发展的眼光、成长心态设计教学。
“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在上《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这一课时,教师用激趣旅行攻略的方式,贯穿整堂课。考虑到初一的学生刚接触历史,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的知识储备量不是很多,但是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感知能力,能从教科书和材料中大致了解各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文明的表现。教师选取乌鲁克城市的布局以及建筑特色这一角度设计教学:第一,课前通过QQ把相关视频和图片打包发给学生。结合视频,任选一幅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乌鲁克城市建筑的选址和建造是如何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另一方面从微观到宏观,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感性认识。第二,使用举一反三策略。从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角度,分析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的文明。学生通过构建知识导图呈现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文明表现,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讲尼罗河流域时指导学生读图8-38,鼓励学生形象地描述图中的情景,再现尼罗河畔古代埃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风貌。讲到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時让学生在图8-24上找出印度河流域的代表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课堂最后,由学生总结。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说明亚非文明古国分布图中的这些地域会成为孕育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认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站在世界的角度,学会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树立保护古文明的态度。
(三)精选材料,增进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国际视野,但其前提却是国家认同。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国家认同是指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国家认同问题始终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感极其重要,国家认同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增进国家认同感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初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科学习,已初步树立起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分析材料、归纳观点的学科能力及逻辑表达能力也有稳固提升。《民族和睦与对外交往》这一课,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探究单,以简练标题指明学生活动形式与探究对象。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了地图、史料等进行学科探究学习的重要素材。在探究单中的每个任务都运用了基础任务加进阶任务的模式,依托三个闯关环节展开新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了解唐朝对内民族和睦、对外积极交流的具体史实,以及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开放的对外政策产生的影响。在环节一“个人战·地图探秘”中,通过隋朝疆域图和唐朝疆域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唐朝疆域拓展地的特点,培养学生史地结合的学科核心素养。在环节二“小组战·史料探秘”中,以学生自主探究重点知识替代传统的问答、讲授。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和睦的一个代表性历史事件。在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时,教师没有使用较为传统的问答形式,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阅读史料、概括内容、建构史料联系,进而理解甚至能够概述出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内容。环节三“团队战·事件探秘”,则是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唐朝实行的开放的对外政策及其产生的意义。课堂结尾思考“唐朝出现民族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盛况的原因”,及其对现今社会的启示。
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提升了史地结合、史料实证等《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努力让学生认识维护民族和睦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感受唐朝开放交流的对外政策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从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国家认同感。
另外,国际理解的培养也与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不等于放弃本国的立场,但是至少要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还原事件,引导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泰国政府修改教材,以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使受教育者能具备正确的国际理解能力。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让我们顺应新的时代形势下国家发展和公民成长的必然要求,注重国际理解的培养。为国家培养能够正确国际理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2]赵亚夫.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赵国忠.课堂教学新变化[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赵亚夫.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视角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09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