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歌曲《关雎》隶属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种类,体现了音乐元素与古诗词文化的完美结合。同时,“诗”“歌”“乐”常以三位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出现,三者密不可分。从艺术的本质意境维度出发,对《关雎》的歌词意境、旋律伴奏等进行探讨、总结其审美特征。并结合声乐表演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其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进行演唱分析,力求进一步完善演唱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关雎;审美;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96-02
艺术的本质是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意境维度的综合存在。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自己对人生的情感态度,在具体作品的创作中表达出来。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的产物,无论艺术作品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现实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引发艺术家审美情感真实宣泄的一种表达。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曾将中国古诗词歌曲大致分为古曲、琴歌和古诗词艺术歌曲三大类,古诗词歌曲《关雎》应属于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本指五四运动后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音乐形式:选用我国经典有内涵的古诗词为歌词题材,音乐家依词谱曲并对其进行艺术创作,具有中西结合的音乐特点。
一、古诗词歌曲《关雎》的审美特征
(一)歌词意境美、音韵美、意蕴美
1.意境深邃,中和之美。《关雎》的歌词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也是《诗经》中第一篇主要描写的以男女情爱为主的爱情诗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关雎》所做的评价,并将它视为“中和之美”的典范之作。此诗歌在文学艺术上还多次巧妙地运用了表现手法“兴”。整首诗《关雎》用字优美朴素,文学气息浓郁。如乐曲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关关”两个叠词勾画出一幅雎鸠和鸣图,情谊浓浓,引出身材窈窕、品行端正的淑女形象赢得了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君子好感和热烈追求。一个短小的“起承转合”结构,层层递进。再用荇菜起兴,不断地推动事情的发展,表达出君子对心仪的淑女动心,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做梦都想着追求淑女。于是付诸实际行动,对淑女采取猛烈地追求攻击,“琴瑟友之”最后赢得美人心“钟鼓乐之”。整首诗歌的意境都很唯美,“无过也无不及”,道出了人们为追求理想爱情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出以“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
2.古诗吟唱,韵味无穷。《关雎》的押韵巧妙,独特的音韵节奏,朗朗上口,富含音乐性。《关雎》虽然只是一首四言古体诗结构形式的诗歌,对于平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但各律句与非律句之间的转换都是非常自然、和谐的,音韵美十足。押韵如:第一句的每四言句末“鸠”(jiu)、“洲”(zhou)、“女”(nü)、“逑”(qiu)都富有原则和规范。因此,演唱起来比较流畅自然,美感十足。整首作品都是按照原古诗词的韵律,极具“古风”韵味。双声叠韵连绵词:“关关”“窈窕”“参差”“辗转”等在诗词中的运用,增强了歌词的和谐之美。虽然韵脚以重复而稍带变化的形式出现,从开始的每句末的平声韵而略改为仄声韵,表面上看上去韵脚不一、参差不齐,但仍然展示着古诗词的韵律和谐之美。古诗词中的巧妙押韵,富有独特的音韵之美,饱含“古风”韵味,诗情画意的语言,造就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韵之美,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时,一定要把握好古诗词的韵律、节奏,结合古诗吟唱的特点,抑扬顿挫、巧妙押韵,给人以韵味无穷的感觉,抒发古诗的音韵之美。
3.气质典雅,抒情之美。古典诗词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具有表现诗词的意蕴作用。整首歌词含蓄内敛、辞藻优美,却又不乏深情动人;丰富而深刻的文学内涵修养,如“淑女”“君子”等的运用,造就了浓浓的意蕴之美。而古诗词歌曲审美的核心—— “雅”,则体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形象鲜明,而又气质高雅的审美特征。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形象鲜明,无不透露出一股高雅之气。无论从文学还是音乐上,诗化美无处不在,古典、雅致、文学性艺术性兼容,展示出诗情画意之美。同时,古诗词艺术歌曲,以抒发情感为主旨,抒情性必不可少,古诗词与歌曲完美的结合,配以适应的歌曲情感,才能真正达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抒情之美。将古典诗词中最真实的情感,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展示出古诗词的“情思”。古诗词歌曲的意蕴之美,在于将古诗词的“诗思”与“情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世间的“真善美”。
(二)旋律伴奏美
赵季平创作的《关雎》,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民族歌曲创作技法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相融合,是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之作,既具备现代流行元素又不失中國的传统民族韵味。全曲为带再现的“A-B-A”三段体结构,调性主要以七声D羽调式为主,刚开始为七声清乐D羽调式,后到了乐曲的第23小节变徵(#4)的出现,转至七声雅乐D羽调至结束,4/4拍,节奏自由、稍慢,旋律悠扬动听,古曲风格浓郁。
《关雎》引子部分共九小节,右手的单音旋律,悠扬而平静;左手则同时配以大量的和弦琶音伴奏,抒情而优美,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朦胧美。最后一小节用高八度的颤音引出优美而动听的歌声,为歌曲的展开起了铺垫作用。整段前奏都是有意地在模仿古琴演奏的音色,仿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充满了民族古风特色。A段以抒情叙述为主,清新而淡雅,左手以和弦琶音以及分解和弦伴奏为主。B段为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唱情绪逐渐递升,由平静转为激动,左手的和声织体也逐渐丰富起来,右手连续的密集型十六分音符双音伴奏将音乐情绪推向乐曲的高潮,营造出一种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复杂心理。以力度的层层递进:mf-f-ff表达出乐曲的情绪升华再由ff-mf-p恢复平静。乐曲高潮中右手还运用了连续的两个八度,以及高音区的和弦连接配以左手的低音区密集型伴奏织体来渲染音乐的旋律和情绪对比。
古筝、笛子、钢琴的加入,体现了“中西结合”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使得音乐更加细腻和丰富化。巧妙地融合钢琴伴奏长音伴奏音响效果,以及古筝的“刮奏”和“揉弦”技巧,使各乐段之间完美衔接。为《关雎》的整体艺术效果,增色不少,既增加了不稳定性,也包含了预见性。《关雎》整首作品的旋律和伴奏都很美,组成了其音乐本质的“血肉和骨架”。
二、《关雎》的演唱分析
(一)声音技巧
整首作品在演唱时,始终不能脱离古诗词歌曲的古典韵味及风格特征。准确把握其雅乐歌曲的空旷感,营造出宁静和谐的艺术氛围。演唱的音色要求輕松自然、甜美而圆润。歌唱的呼吸要求有一定的气息支撑,吸气一定要深,不必刻意去追求明亮而通透的声音和高位置演唱技巧。这首作品的完整演唱必须要有较好的气息功底,演唱中必须把握好各乐句的力度和音乐情绪对比,严格控制好平稳、均匀的歌唱呼吸状态,有条不紊地演唱。注意好每一句歌词的咬字行腔及归韵,力求做到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字正腔圆。尤其是曲中这些极具特色的如:“窈窕”叠韵、“参差”双声、“辗转”是双声又是叠韵等的演唱,一定要依字行腔,字头一定要清楚,韵尾一定要收好,并且不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色韵味。还有全曲的最高两个音“采”和“芼”,在演唱时可以嫁接美声唱法,气息叹到最底层,然后口腔稍微竖一点,这样演唱出来的高音才会更加圆润,高而不挤,强而不炸。
作品的歌唱过程中,也不能随意增加装饰音,必须合理地运用润腔技巧。为了突出古诗词歌曲的特色韵味,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运用合适的技巧。例如:可以在乐曲的每个字前加一个短小的倚音,加重字头的演唱,予以巧妙的甩腔技术,模仿古琴的揉弦技巧,增强古典韵味;再者在“钟鼓乐之”的“之”字后面加一个短小的波音,增强古诗词歌曲的吟诵韵味等。在运用润腔技术的时候,尽量做到歌声婉转自如,既要做到不吝啬也不能滥用各技术技巧,以免画蛇添足。
(二)情感表达
《关雎》生动地叙述了一个文质彬彬、才华横溢的“君子”追求一个温柔美丽、端庄贤惠的“窈窕淑女”,从心动到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再进行努力追求,最后获得“窈窕淑女”的芳心,钟鼓乐之,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歌词虽主要讲述的是君子追求淑女时的内心活动,既要表达出淑女的羞涩和对爱情的向往之情,也要表现出君子对爱情的忠贞和赤诚追求之情。在演唱时还不能忽视逻辑重音的体现。如在演唱“君子好逑”时,一定要强调“逑”字这个中心;并且那个“好”字也要求唱成第四声,更能表达君子追求的迫切之心。乐曲的一开始是含蓄而宁静的演唱情绪,安静而优美,随后吟诵出端庄大方、高贵优雅的“窈窕淑女”形象。再层层递进地表达出君子对心仪的淑女动心和爱慕,夜不能寐的纠结复杂心理,演唱时音乐的情绪也要层层递增,以达到声情合一,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达到乐曲的高潮。例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演唱时,二句的音乐情绪也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那种纠结和焦虑的心情是一定要表现出来的。最后,乐曲回归平静,主题再现,激动的音乐情绪得以平复。总之在乐曲的演唱风格把握上,要以“中和”之美为原则,营造出和谐典雅之美。
总之,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中国声乐艺术中的瑰宝极具艺术价值。通过对古诗词歌曲《关雎》审美特征和演唱的分析,力求施展其更好的艺术效果。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声乐歌唱技巧、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为促进中国的古诗词歌曲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亚琼.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审美及演唱分析[D].西南大学,2016,(02).
作者简介:
杨能华,女,湖南怀化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声乐、音乐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