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宇 李美花
摘要:日本美学家大西克礼将宅寂、物哀和幽玄定义为日本三大美学概念,除这三大美学概念之外,还有另一独属于日本的审美概念—“意气”。从江户时期的游廓、游里①中,到近代文学的选材中,再到当代社会的动漫、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意气”之美的踪迹。本文将简单叙述“意气”的诞生与其内在外在的表现,了解了这一美学概念之后,对于一些日本文化、文学作品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日本文化 日本美学 意气
1.“意气”之产生及表现形式
“意气”这一概念诞生于江户时代②,江户时代近270年间社会安定,百姓们安居乐业。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由于生活的富足社会上便兴起了享乐之风,由此出现了“游廓”“游里”这一供市民享乐的妓院和戏院。而“意气”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戏院中产生。
谈到“意气”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两个展现形式——“粹”与“通”。在江户时代的红灯区——游里中,游女与游客间产生了江户时代市井文化中的“身体美学”。这种“身体美学”被藤本箕山附以“色道”这一概念,只有成其为“道”才能大行其“道”。这个“色道”指的就是游女与游客间非常单纯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对于美的消费,不掺杂任何目的,这种超脱于世俗的不落入俗套的关系便是“粹”。这个“粹”简单来说就是纯粹。比如,游女与游客间存在以恋爱或结婚为目的的交往,这便是不符合“色道”的。而“通”則指的是在与游女交往中游刃有余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人。可以理解为通达或者潇洒。“色道”中的审美也是反世俗、反道德的。首先审美的对象绝不能是良家妇女,必须是风尘女子,十分符合世俗要求的良家妇女是没有吸引力,是不美的。而对于游女的审美要求也反世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众。贵族们追求的富态的长相是俗气的,对于游女来说清瘦、略施淡妆才是美。对于着装更不用说,当然必须是小众,大众追求的华丽万万不可,必须是低调朴素却又不失美感。
2.“意气”之内涵
九鬼周造认为“意气”有三个内涵。首先是“媚態”(びたい),这个“媚态”与中文的“媚态”语言色彩不同,中文里主要意思是谄媚的或女子搔首弄姿的样子,表达着贬义的情感。在日语里与中文的含义相同,但却是一个中性词,并不包含贬义的色彩,这个词表现着一种含蓄的性别引力③。上文有说到富含“意气”的男女交往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一旦确认了恋爱关系或是婚姻关系,距离感消失这种名为“媚态”的性别张力④便一点点消失,这种“意气”的美也会随之消失殆尽。
第二个内涵是“意気地”(いきじ),这个“意气地”指的是有底气、有骨气、有傲气。九鬼周造认为这与武士道中“义理”的观念有极大的关联,就如同穷到吃不起饭的武士仍要装作酒足饭饱后剔牙的状态一样。在封建男尊女卑的环境下,无论身处何种场合游女们要时刻保持着傲气,不畏金钱、男人和世俗伦理而折腰。这才是“意气”审美观下男女关系中双方都要有一种傲慢的气质,尤其是女方一定要有。
最后是“諦め”(あきらめ),这个词在日汉大词典中解释为 “断念、死心、看开”。上海人民版译本《“粹”的构造》中将其译为“达观”,本文主要参考王向远教授《日本色气》中的译法,将其称为“谛观”。由于日本早期受佛教影响较深,因此借用佛教中的“谛观”来表达似乎更加贴切。这一内涵指的是一种洒脱的态度,虽看透世间的真假虚实,但仍享乐于世的生活准则。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将妓院和戏院称之为“游廓”、“游里”,而妓女被称之为“游女”,“游”这一字便表达了饮食男女在这一脱离社会世俗的地方游戏人间的虚幻。
“意气”这一词在日语里指的是“意気”(いき),中文解释为“傲气”、“骨气”,但其内涵却远不止这些,它还是一种非常不谙世俗、内在纯粹的一种精神。在游女与游客之间的“通”和“粹”都与“意气”密切相关。“意气”是男女关系的精神化和审美化,是“通”和“粹”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底蕴。九鬼周造在《“意气”的构造》中将“意气”从江户时代的游廓中剥离开来,并赋予现代性,并将其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运用欧洲哲学中的概念整理与辨析的方法,加以分析、整合和弘扬。
3.结语
“意气”和“物哀”一样作为一种日本本土独特的文化,从古至今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文化虽然看不见也摸不到,但生活在此文化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其客观的表现形式,在时间的积累中逐渐积淀为一种属于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
这种“意气”的美学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落寞,也不仅仅只存在于古往今来大小的红灯区之中,这种禁忌之美被许多文学影视作品选作题材。其中不乏名家之作,谷崎润一郎就偏爱描绘这种禁忌之爱。而且“意气”之美在很多作品种都有多多少少的展现,其中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字里行间就透露着“意气”之美。生活中女孩子穿和服时将白皙后颈若隐若现的露出,也是江户时期流传下的“意气”之美。
了解了“意气”这一概念之后,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种看似不道德的关系会经常被日本人摆在明面上讨论。虽说在公序良俗的约束下这种并不能算得上是美的体现,但在“意气”的概念之下,却是男女关系中最纯粹的美。九鬼周造将传统文化中“意气”的表现归纳整合,将其带入到西方的理论之中,用西方的理论构建了这一独属于日本的美学概念,丰富了日本文化的内涵,也让后世在欣赏日本文化的过程中增加了不同的审美角度。
注释:
①游廓、游里:古时的日本妓女叫“游女”,妓院的所在地叫“游廓”或“游廊”,妓院的群集地叫“游里”。
②此概念摘自王向远《日本色气》
③性别引力:异性之间的吸引力
④性别张力:张力本意指收缩性,性别张力指的是异性之间互相吸引,具有弹性的男女关系
参考文献:
【1】九鬼周造(著),阿部次郎(著),王向远(译).《日本色气》[M].北京:一頁folio·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2】大西克礼(著),王向远(译).《日本宅寂》[M].北京:一頁folio·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作者简介:
赵鑫宇(1997.10),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李美花(1975.5),女,朝鲜族,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语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及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