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慧玲
摘 要: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和传承最主要的手段。语言能够如实地反映民族的性格、心理特征、价值观及其风俗习惯。在语言交流中,寒暄语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日语复杂多变的寒暄语背后,有着日本民族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从日语常用寒暄语的解析可以分析其背后的日本文化特征。
关键词: 日语寒暄语 日本文化 和 天人合一 集团主义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的普遍行为,但同时因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的不同,语言带有各自的文化特征。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理解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特征。
语言是人们交换情报的载体,具有传播情报的作用。与此同时,语言对人际关系的构筑起着重大作用。寒暄语就起着这样的功能,寒暄是向他人表达好意、谢意和感谢等心情的行为,在日语中称为「挨拶用語」。
日本是礼仪之邦,日本人的一天始于寒暄语,终于寒暄语。「日本社会では、挨拶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と、一人前の社会人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は、直接に関連がある」(在日本社会,能否正确使用寒暄语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关系。]①。正如比嘉正范所说的那样,寒暄语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对构筑人与人的良好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其机能考虑,寒暄语可以说是为了保持人们顺利交际而使用的交流手段之一。笔者通过日语寒暄语的分类和特征及其用法特例分析,探求日本民族背后的文化特征。
一、「挨拶」的由来
日语中的「挨拶」来源于古代汉语。汉语中的「挨拶」叫做“寒暄”,为寒冷和温暖之意。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禅宗和尚们为了检验悟道的深浅,常常进行一对一的问答,即「一挨一拶」。公元6世纪佛教传到日本后,「挨拶」一词便在日语中扎下了根。日语「挨拶」中的「挨」字,意为「押す」、「背を叩く」、「開く」,「拶」意为「迫る」、「はさみつける」、「押し付ける」。「挨」和「拶」皆有「迫る」、「押す」之意。「挨拶」文字本身的含义即是「そばに身を寄せて押し合う」。
古代日本人把「挨拶」理解成「心を開いて相手にせまる」,意为“自己敞开心扉接近对方,对方也敞开心扉接近自己,以开启心和心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本身从「一挨一拶」省略成了「挨拶」,不仅用在禅宗的问答,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渐渐使用,产生“视对方的情形,用不同的语言进行问候”等礼仪上的含义。
现代日语中,「挨拶」定义为「人と人が会った時や分かれるときに取り交わされる社交的なあるいは礼儀的な言葉や動作」。「挨拶」除了具有感谢、道歉、鞠躬等意思之外,还作为日本人日常生活或者在正式场合,使用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相互之间进行简短的礼仪交流之意,即「挨拶」是日本人待人接物方面特有的习惯化、模式化的社会礼仪方式,是日本民族特有的语言习惯及文化表现。
二、日语寒暄语的分类及外国人学习需注意的地方
日本的寒暄语包含的范围很广,主要以日常生活常用的寒暄用语为目标进行考察。笔者具体将寒暄用语进行了以下分类。
初次见面:「始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こちらこそ、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日常见面:「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
天气、气候:「今日は寒いですね」「最近、雨が降りますね」
久别、问安:「お久しぶりです」「お元気ですか」
感谢、道歉:「すみ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先日はご馳走様でした」
「先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先日はどうも失礼します」
分别:「失礼します」「さようなら」「それではまた」「じゃ、また」
自己或者家人外出、回来:「行ってきます」「行ってまいります」
「行ってらっしゃい」
「ただいま」「お帰りなさい」
……
笔者只是列举了日语寒暄语中最常用的,可以看出日语寒暄语数量之多且范围甚广。日本人在各种社会场合,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与外国人相比,更灵活地使用复杂且多样的寒暄用语。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对寒暄语的讲解部分,学生经常会产生各种疑问,如果不做细致的分析,难以解答他们的疑问。
例1:客人在主人家里用餐,主人劝客人吃菜时常说「何もありませんが、どうぞ」。直接翻译的话,意为“什么都没有,请吃”,学生常觉得迷惑,“什么都没有”,那吃什么呢?其实这个时候主人可能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不知道有没有适合您胃口的菜,请您不要客气都尝一尝。”客人在吃完饭后则需说「ごちそう様でした」(承蒙您豐盛的饭菜款待,我吃饱了)表达谢意。
主人在劝客人饮茶的时候,常说「粗茶でございますが」。「粗茶」即是「粗末なお茶」之意,但实际上端出来的茶可能是一斤数万日元的顶级好茶。这个时候客人在将茶一饮而尽后,须说「結構なお茶でございます」以表示感谢和称赞。
例2:日本人在早上与人见面时常问候对方「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教科书给出的解释是早上与人见面时的寒暄,意为“早上好”。但如果是上午11点左右见面,是用「おはよう」还是「こんにちは」呢?这一点日本人也会觉得迷惑,但一般来说过了12点就不再说「おはよう」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电视节目或电视剧中登场的职场人士,即使到了晚上对当天初次见到的人也会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进行问候。这是因为这个问候语除了表达对人的问候之外,还表达了今天一天要好好努力工作之意。
例3:在公交车上,如果有人让座给自己,中国人会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而日本人则会用「すみません」。「すみません」原意为“对不起”,在这个场合可译为“谢谢”,但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所表示的语感却有很大的区别。「すみません」表达的是“虽然自己得到了座位,对方却因为自己而失去了座位,因此我感到愧疚”之意,这样的寒暄语让让座的人听起来心情舒畅。「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则给人一种“过于强调自己得到座位的喜悦心情,而忽视了对方的感受”的语感。
三、寒暄语背后日本文化解析
关于日本人的性格和其文化的研究中,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观点堪称经典:“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贰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程度上表现出来的。”②由此可见日本文化的复杂。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和传承最主要的手段。语言能够如实地反映民族的性格、心理特征、价值观及其风俗习惯。在语言交流中,寒暄语则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日语复杂多变的寒暄语背后,有着日本民族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从日语的寒暄语中,我们可以得出日本人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1.从寒暄语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在日语中,关于季节和天气的寒暄语很多。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和熟人见面时多以天气作为寒暄语,「今日は寒いですね」「今日はいい天気ですね」等。特别是在写信时,有关天气的寒暄用语更是必不可少。
日本属于农耕民族,自古以来农业的耕种都靠天气。古代即有「天を頼りにして飯を食う」(靠天吃饭)这样的谚语。这个词道出了人们对自然的依存,也道出了自然的神秘和不可预知性。日本四季分明却多火山地震,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日本人更多地考虑和大自然的融合,顺从自然以求得生存。因此,日本人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就不难理解日本人为何见面总是谈论天气了。
2.从日语寒暄语看日本的“和”的精神
日本自称是“大和之国”,称自己的民族为“大和民族”,这来源于孔子的“天下大同”的思想。
为了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被当成扰乱“和”思想的人而被组织排挤,日本人常使用敬语、尊重语、寒暄语、暧昧语等。
日本人在饭前喝饭后必须说「いただきます」和「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前者是“得到恩裳”,后者是“感谢盛情款待”。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觉得是小事不足以挂念嘴边,但对于日本人而言却有着特殊的含义。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从植物或者动物身上来的,米饭是农民劳作了几个月之后种出大米,再将大米煮熟后得到的。农民种地需要土地、水、阳光等自然环境,缺一不可。简单说就是,我们每天为了生活而吃的食物并不能轻易得到,需要很多人的辛苦劳作,甚至需要牺牲动物的生命。「いただきます」本意是对于这些东西来之不易表示感谢,对所有人的付出表示感谢。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奉行“以和为贵”的思想,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对日本人的性格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从寒暄语看日本人的集团主义
日本人外出之前会对家里人说「行ってきます」,而在家的人则会回答「行ってらっしゃい」。外出回来时说「ただいま」,在家的人则回答「お帰りなさい」。这种寒暄语不仅在家人之间,在同一学校、公司、同一集体的成员之间都可以使用。「行ってきます」、「行ってらっしゃい」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寒暄语,中文翻译表达不出日语固有的语感。「行ってきます」在日语中表达的意思是“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这意味着,“我的离开时暂时的,并不是要离开群体。”,从这个寒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集団主義」意识。集团主义是以集团为单位行动,比起个人利益更加注重集团的利益。个人不是集团的对立面,而是融入集团作为其中一员。这种关系即是日本集团主义的理想状态。
日本的集团主义的形成,首先是地理环境的条件,日本是岛国,山脉纵横交错耕地面积少,山脉、河流、大海将日本分成了很多面积狭小的区域。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些区域基本与其他地方隔绝,日本人在此繁衍生存,形成了封闭且集中的村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日本地域共同体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且日本自来多自然灾害,台风、地震、火山、海啸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必须相互协助以求得生存。日本属于农耕民族,种植水稻等作物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集团合作。这些自然条件为日本集团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4.从寒暄语看日本人之间的「以心伝心」
日本人将自己想干的事情口里不明确表达,而是察言观色以领会其意图,称为“以心传心”。日本人将“不把事情向对方明说”作为一种美德。
“以心传心”产生于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下,「どうも」是最典型的寒暄语代表。「どうも」着实是非常方便的语言,日常的各种场合都可以使用,甚至有着“万能语”之称。
例1:「ああ、どうも」
熟人见面或分别时,用「どうも」替代「こんにちは」,「さようなら」。
例2:「先日はどうも」
当遇到前几天帮助过自己的人时,多用「先日はどうも」替代「ありがとう」。
例3:「どうも、どうも」
当踩到他人的脚或迟到时,用「どうも、どうも」替代「どうも、すみません」。
例4:「どうも」
当别人为自己倒茶时,用「どうも」替代「どうも、恐れ入りますが」。
例5:「どうもこのたびは」
当去死者家里悼念,对其家人表示哀悼时,只需說「どうもこのたびは」而无需其他更多的言语即可把自己的心意传达到。
本文从日语寒暄语的由来、分类、特征及场景运用等多方面对日语寒暄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考察。寒暄语对于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日语学习者,正确理解日语寒暄语的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能否顺利与日本人沟通极其重要,值得每一个学习者,特别是从事日语教学的人注意。
注释:
①比嘉正範.あいさつとあいさつ言葉[J].日本語学,1985,4(8):15-22.
②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上海:九州出版社,2005:3.
参考文献:
[1]柳田国男.日本人[M].東京:毎日新聞社,1980.
[2]比嘉正範.あいさつとあいさつ言葉[J].日本語学,1985,4(8).
[3]樋口清之.日本人と人情[M].東京:大和書房,1994.
[4]鈴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M].東京:岩波書店,2003.
[5]谢联发.梁小棋.日本人的心扉[M].广东:花城出版社,2003.
[6]王秀文.日语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7]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上海:九州出版社,2005.
[8]杨伟.日本文化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