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宇
摘 要:传承人既是蓬安薅草锣鼓的承载者,又是蓬安薅草锣鼓技艺传承的核心,做传承人口述史实际上也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对已经濒临灭亡的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开展口述史,努力抢救蓬安薅草锣鼓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口述史的源与流,其次,概述了蓬安薅草锣鼓的特点,同时,深入探讨了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口述史
一、前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包括蓬安薅草锣鼓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初见成效。但是目前政府还是侧重于保护蓬安薅草锣鼓本身,包括:蓬安薅草锣鼓的普查、推广等,传承人方面基本都是停留在认定层面,较少关注传承人的师承情況、传承经历等个人生活经历,尤其是很少将口述史理论应用于蓬安薅草锣鼓的传承与保护之中。传承人既是蓬安薅草锣鼓的承载者,又是蓬安薅草锣鼓技艺传承的核心,必然承载着蓬安薅草锣鼓的技艺教学与文化记忆讲述的责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的年龄普遍较大,鲜有年轻人愿意继续传承蓬安薅草锣鼓,蓬安薅草锣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挑战。随着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的相继谢世,很多与蓬安薅草锣鼓相关的历史记忆也随之而去,而这些历史记忆一旦逝去就不可再生,若不及时开展口述史抢救,那么就会让蓬安薅草锣鼓的传承与保护“流于形式”。做传承人口述史实际上也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对已经濒临灭亡的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开展口述史,努力抢救蓬安薅草锣鼓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口述史的源与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对口述史的概念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口述历史实际上就是调查人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还包括准确记录他们的口头故事。有学者认为口述历史就是通过访谈、录音等多种方式来对个人观点、口传记忆进行整理、收集。李向平认为:口述历史本质上是记录人们的生活经历与人生中难忘的回忆,属于有声音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口述史的定义表达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内涵还是一致的,就是由一位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录影、录音等多种载体来实时记录下彼此之间的问与答。
口述史最早起源于美国,起源时间为上世纪40年代,而我国口述史研究相对较晚,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而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则更晚,2005年才开始。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认为口述史方法是开展非遗田野调查工作的必要工具性手段,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口述史的访谈对象是活着的人,而活着的传承人是非遗的主角;第二,口述史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潜藏在个人内心深处的记忆,而非遗通常都是保存在传承人的文化记忆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第三,口述史的主要工作在于将原本处于口述状态的素材转化为文字性文本,只有文字性文本才能够做到永久保存。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还持有较多不同的见解哈看法,但是随着其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学、体育学、人类学等一系列领域,让口述史显示出其重要性,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蓬安薅草锣鼓概述
蓬安薅草锣鼓是盛行于蓬安县农村地区的一种民间锣鼓说唱艺术形式,起源于秦代,兴盛于元末明初,可谓历史悠久。由一人负责打锣、打鼓,其余人则在锣鼓声节奏的指引下,有节奏地开展锄草作业;与此同时,也会有人唱山歌,与锣鼓相互配合,鼓停声起,让整个劳动场面变得张弛有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深受蓬安县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目前蓬安薅草锣鼓已经被评为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蓬安薅草锣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可用于招工宣传;第二,可用于对其它动物进行驱赶,确保劳动现场的安全性;第三,可用于解乏、解困,最大程度增强劳动热情;第四,可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有效增强劳动效率。无论是对现代民间音乐的创作,还是对蓬安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研究,蓬安薅草锣鼓均可产生较大的价值,务必要予以深入挖掘。
四、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推进策略
(一)尊重传承人意愿与隐私
在开展蓬安薅草锣鼓口述史调查时,需要对传承人的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无论是访谈的时间地点,还是访谈的方式,亦或者访谈的内容,均需提前获得传承人的同意;若存在着访谈提纲以外的问题,那么应该根据受访者的个人意愿来决定是否回答。待访谈结束后,需要及时对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的口述史资料进行整理,并且及时反馈给传承人,只有获得其授权之后,才能够存档。若访谈资料需要用于商业用途,那么务必要事先与传承人进行沟通,获得其同意方可开展。传承人是蓬安薅草锣鼓保护的关键,若不尊重传承人意愿与隐私,那么必然会阻碍蓬安薅草锣鼓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重视访谈资料的文字转录工作
文字转录是口述史资料制作的关键性环节,图像资料、录像资料、录音资料是口述史采访的主要成果,其中,录音资料可直接转为文字文本,但图像资料、录像资料却不能直接转为文字文本。但若基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务必要做到文字与声音同时兼备。与此同时,录音资料转为文字文本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期时间更长,需要将传承人的方言转为普通话,需要将传承人口述的口语转为可用于记录的书面语,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文字转录工作,转录者需要满足三点要求:第一,转录者的文化水平要较高。蓬安薅草锣鼓口述史调查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若转录者的文化水平较低,往往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第二,转录者需要对访谈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三,转录者需要同时具备讲述普通话和方言的能力。
(三)开展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数字化口述史技术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从多个层面来对蓬安薅草锣鼓的劳动场景与典型故事进行虚拟还原,既能够增强口述史的趣味性与可视性,又能够符合学者研究的需要,还能够实现永久性保存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口述史,便于其传承和发扬。
总之,做传承人口述史实际上也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对已经濒临灭亡的蓬安薅草锣鼓传承人开展口述史,努力抢救蓬安薅草锣鼓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推动蓬安薅草锣鼓的有序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意义阐释——基于“文化记忆”的研究视角[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01):43-47.
[2]闫慧芳.口述史语境下的传承人释义与保护——基于山西省“武氏剪纸撕纸艺术”的考察[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544-551.
[3]夏晨晨,李丽.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01):71-74.
[4]郭平.女性传承人的身份再造与认同——以王树花口述史研究为出发点[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354-360.
[5]郭平.从口述实录文学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冯骥才口述史方法的共性与嬗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45-149.
[6]潘刚,马知遥.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01):63-68.
[7]刘心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设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3(0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