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平++艾玲
【摘 要】本文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西武宁“打鼓歌”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传承人传习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对“打鼓歌”目前保护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为保护“打鼓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建立健全文化传承发展机制、建立高效的人才培育机制、建立有效的传习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打鼓歌;传承人;传习;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70-02
一、传习基本现状
武宁“打鼓歌”是江西赣北地区武宁县的汉族民间传统曲艺文化,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武宁“打鼓歌”,是武宁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劳动中以歌助兴、击鼓作气,寓娱乐于劳动的一种活动,“它似有楚调的浑厚与苍劲,又似有吴歌的细腻与甜润,每击鼓发歌,迭相唱和,声彻四野悠然可听”[1]。“打鼓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曲调多样,是几百年来江西省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负载着一方百姓的价值取向,是地方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具有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价值。
从武宁“打鼓歌”的历史记载看,该传统文化已经传承近300年。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武宁“打鼓歌”仍在武宁船滩、东林、上汤、温汤、南岳、里溪、扬州等十四个乡镇传习流行,当时有名的传习鼓匠艺人有四十余人。
1986年9月,首届武宁“打鼓歌会演与学术交流会”在武宁船滩镇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江西音乐家协会等众多专家、学者都莅临参加了交流研讨。
2001年底,武宁县政府出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转发文件要求全县各相关部门做好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
2009年,由文化部门收录了“打鼓歌”理论研究文章和介绍性文章20多篇,共计50万字的《武宁打鼓歌集》通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武宁打鼓歌集》共采集了武宁民间各级传承人传唱的“打鼓歌”谣和曲谱上千首,同时还收集了大量有关“打鼓歌”的服装道具和词汇语法资料。《歌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关武宁“打鼓歌”资料收集和理论研究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书籍,对武宁“打鼓歌”的传习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014年,为尽可能地保护“打鼓歌”这块宝贵的文化“活化石”,武宁县财政前后共下拨30余万元支持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除每年上级财政安排的1万元经费用于传承人传习活动及生活补助和县级安排的固定活动经费外,县财政还每年陆续新增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打鼓歌”表演场地和设施的维护。
截止2014年统计,武宁“打鼓歌”共成功申报国家级文化传承人1人,省级文化传承人4人。各级传承人在全县八所基地及学校设立了传习所及传承基地,共培训人员400余人,有力地推动了“打鼓歌”文化的传承。
武宁政府还将武宁打鼓歌纳入当地中小学音乐课程,精选了16首通俗易唱、特色鲜明的民间歌曲和有关乡土教材“打鼓歌”的介绍性文章,编印了武宁打鼓歌中小学音乐教材,发放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各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教学方案,确保每月安排1个课时,并纳入期末考核计划。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很多青少年学生对武宁的民间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武宁“打鼓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武宁“打鼓歌”非遗传承基地、传承所(学校)团队和传承人一览表(2014年统计)
二、传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对武宁“打鼓歌”传承人的调研来看,这几年,武宁“打鼓歌”的非遗保护从县到乡、村都做了大量的文化保护工作,但由于“打鼓歌”文化受到大量外来文化和经济市场的冲击,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
(一)传承人年龄老化,传习存在后继泛人的段层危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从目前对武宁“打鼓歌”文化传承人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偏大,绝大多处于60岁以上的年龄段,文化水平偏低,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项目缺乏科学的传承规划意识,对技艺如何传承也没有系统的安排,传习精力有限。调查显示,武宁县“打鼓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孟凡林现已近90高龄,省级文化传承人方由根先生也有70余岁高龄。传承人的老龄化,已成为“打鼓歌”保护的不能承受之重。再加上当今因商业经济社会过度发展,年轻人受固有观念、学习周期长、技艺复杂繁琐、可预见性收入低等问题影响,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习、继承并从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导致武宁很多乡村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务工,加上缺少固有的传承机制,大多数传承人出现“收徒难”的囧境。
(二)社会认知度低,文化程度不高,导致文化传承人存在一定的消极传承倾向
“打鼓歌”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丰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毕竟是在乡野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平民文化,必然萦绕着一些迷信、落后、消极的内容。由于传承人文化程度不高,导致文化传承人无法从发展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反思与解剖,也无法用比较的角度去评判其历史的局限性和不合时宜的因素,再加上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在传习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消极传承倾向。
三、对策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国家财富,非遗保护的核心即传承人保护[2]。结合近年来“打鼓歌”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实际,针对武宁“打鼓歌”文化传承人传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策思考:
(一)建立健全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健全文化传承发展机制,培育一个有利于“打鼓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比如拓展“打鼓歌”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车站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打鼓歌”文化的魅力;积极鼓励、帮助和支持“打鼓歌”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个人工作室;强化“打鼓歌”文化自身的扩张性,在融合、革新、嫁接中合理地批判、传承和发展升级“打鼓歌”文化。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拓宽传承方式。从国外经验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而言,单位或团体传承往往比个人传承更具有影响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应将其作为传承人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确认并推广。相关文化保护部门还应该积极跟进,定期开展相关的“打鼓歌”文化普查工作,摸清传习“打鼓歌”文化的传承人的数量、分布地区、传承人的传习状态;对“打鼓歌”文化的整理、研究、记录等工作要长抓不懈;在帮助传承人做好技艺传承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科学的项目传承规划,拓展传承的思路和模式,确保“打鼓歌”这一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传承。
(二)建立高效的人才培育机制
后备传承人的培育工作,是关系到武宁“打鼓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持续发展和活态传承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出台传承人的科学培育机制,把后备传承人的培育工作列入非遗保护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后备传承人培育工作的常态化;对“打鼓歌”各级文化传承人进行登记造册,每年定期听取传承人关于所属项目传承情况的汇报,定期了解后备传承人的培养工作进度,及时提出跟进传承人培养的指导性意见,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
(三)建立有效的传习激励机制
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是非遗法规定的传承人的首要义务。政府部分应当定期对各级传承人传习情况进行业务考核,对传习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整和撤销,打破非遗传承人的“终身制”。对传习工作做得较好的传承人应该启用褒奖机制,补贴传习活动,多给予他们参加国家、省、市展演、展览、展销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对所属项目进行探索性的拓展和创新。对高龄和无固定经济来源的传承人,要建立传承人经济资助制度,可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资助其开展授徒传习、教学、交流等活动。
总之,通过调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传承人的传习,就没有非遗。各级政府应加强合作,通过建立搭建传承平台,提供政策保障,拓展传习渠道等方式解决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问题,促进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雨竹.山歌好比春江水——武宁打鼓歌[J].神州,2012(10).
[2]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