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1-09-10 07:22姜玲
南北桥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策略

姜玲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使用电脑网络,养成文明安全使用电脑网络的好习惯,这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时少,但信息素养是当代学生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程内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教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20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信息技术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加便利。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会正确文明地使用电脑网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较少,一般一周一到两节课,信息技术的内容繁多复杂,有很多学习内容,还不适于高中学生学习,除非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并且有一定基础,教师可以深入讲解,并要求学生实践。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学生接受的教育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转化。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就在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实践和教学态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做到知识的传达和转化。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备课,学生预习

要构建高效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由于信息技术的内容繁多复杂,教师在备课时要删繁就简,挑出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环节十分重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本节课应该学习什么内容,然后针对这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应确定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什么知识,主题不可过于深奥,如复杂的编程内容就不适合出现在课堂上。高中信息技术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了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内容的筛选时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到难。教师备课充分,课堂的时间分配就能更加合理有效。如教师在开始上课后先用学生都熟悉或乐于观看的视频播放相关内容,再引出提问。学生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能更容易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教师用这样的形式打开学生的头脑思维,跟着教师提问的思路进行思考,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就大大增加了。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也需要学生课前认真预习。预习能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课堂思考中,因为学生提前看了上课要讲的内容,脑中留有印象和预习时的困惑,所以,当教师讲到学生的困惑时,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去思考、解答困惑。预习的好处还在于课堂的时间分配可以更加优化。学生提前学习了课程内容,对简单的知识可以很快吸收,留下了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减少讲解简单知识点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解答重点难点。如课堂上要讲计算机的组成,说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和控制器,其中前三者是簡单的知识点,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简单向学生展示输入、输出设备即可。重点是运算器和控制器,这两者又合称为中央处理器,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这些硬件的发展过程、形态和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一节课有重点有条理,学生也更容易进入听课的状态。

二、课堂时间合理分配,教学形式多样化

高效课堂必然需要良好的课堂节奏和课堂氛围,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应多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调整教学风格和节奏。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先讲原理最后留十分钟给学生自行实践练习。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输送知识,认真听课的学生却十分少,不是在走神,就是在做其他的事情,这种单方面输出的教学形式根本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信息技术的理论课虽然相对实践课要枯燥很多,但教师可以尝试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结合,在讲到计算机应用软件时,让学生实际感受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应用软件是什么样的。

如计算机存储器的种类分为两种,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分为只读和随机,分别是ROM和RAM。但从名字和含义上很难区别这两种存储器,教师可以立即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践这两种存储器,学生会发现,只读存储器不能进行修改,而随机存储器则可以,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这两种存储器因其特点而各自不同的实际作用。高中信息技术课需要教师丰富教学形式,教学采用理论加实际操作的形式。但信息技术还含有大量难区别的记忆内容,如存储器容量单位的置换法则等。学生要辨别不同容量单位的大小,将容量单位进行比较,同时记住缩写。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辅助学生快速记忆这几个容量单位。如教师随机说出两个容量单位,如果前者比后者大,那么学生起立,表示大于;反之,前者比后者小,学生则坐在座位上。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考验学生对容量单位的熟悉程度和反应力。

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树立教学目标

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学形式的改变要适应课堂中的学生状态,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检验高效课堂的标准。教师无论在备课时还是上课中,都应以学生为目标,切不可脱离主体,把课堂当成表演台。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多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思考。信息技术还特别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不能只讲原理理论,而不带领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PT的基本操作。教师应每节课安排一个课堂小测验,要求学生在课上完成这个测验,如按照指定格式制作一份Word文档,或者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做一份演示文档。教师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总结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回顾今天的上课内容,在脑海中回想一遍巩固记忆。

四、结束语

要构建高中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相配合,形成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让教学中的知识完全被学生吸收转化。首先,课前需要教师备课充分,设计一堂精彩的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有学有练;学生要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更快跟随教师的思路。其次,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和时间分配,注重学生的听课状态,调整教学风格。最后,改变教学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有目标地进行教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