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军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1-068-01
摘 要 近来,随着体教融合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已经成为校园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校园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长期、基础的工程。基于此,本文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从建立课余体育训练的刚性机制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两个方面出发,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对策研究提供方向,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课余体育训练 制约因素 对策研究
一、前言
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面向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所开展的体育运动训练,是普及和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课余体育训练除了加强学生的运动学习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总则第二条明确指出,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现如今,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获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已经有众多研究学者对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出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能为各位学者带来裨益。
二、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分析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体教融合高点站位、立足长远,明确要深化中国特色体教融合,从教学方面、课余训练方面、竞赛方面做出重要改革,重申“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政策扶持、师资力量建设、评价机制完善、组织实施等各方面,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现如今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实践,课余体育训练的地位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然而,无论国家投入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作为已经拥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如果他自己觉得参与否、参与量都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内生动力就会严重不足。
因此,随着体教改革的持续深入,学生的内生动力不足就成为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学校建立刚性机制是前提,对学生的体能达标标准建立刚性要求,对学生的课业成绩提出刚性要求,就成为关键。
三、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研究
(一)学校制度层面:坚持体能测试
事实上,已经有高校要求大学生每天打卡记录自己的体育锻炼。然而,形式主义或者代打卡依然存在。所以,一方面为了改变学生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有媒体报道2020年四川省体育局在全省21个市(州)将全部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测验活动,为全民健身提供指导服务。此活动的实施从侧面反映了全民健身背景下对群众的体能要求,给作为体育设施比较齐全、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高校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东西。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要求上升为学校对学生体能的刚性要求,设置指标,并短期化,细化,把每学期体能测试成绩与学位证书关联。比如,每学期指标,一分钟仰卧起坐多少个,肺活量达到多少等。
(二)教师教学层面:布置体育作业
体育课“灌水”背后的原因并不难寻。然而,比起中小学来说,大学体育课为文化课让路的情况随着中考和高考的落幕已经不经常发生。因此,体育课“灌水”情况主要还是老师和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问题。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多练是关键。老师通过布置体育作业,学生认真执行并通过检查,是对体育教学重视的体现。因此,在普通高校,将体育专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把大学体育与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同等看齐,并使体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同时布置体育作业,并计入平时成绩,最后计入体育成绩,是学校对学生的课业成绩提出的刚性要求。以足球的颠球技术学习为例,体育课作业要求学生足球脚背正面颠球三个,并依次逐渐增加,如此学生就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以能通过考试。
(三)学生兴趣层面:多样化体育项目
多样化的体育项目要求以学生为本,是对课余体育训练刚性机制的有利补充。上述对策是从学分和成绩上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下一步要在校园里经常化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真正实现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将体育锻炼常态化是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之一。因此,高校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项目选择,即要不仅开设常见的体育项目,如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还要组建特色运动队,鼓励体育社团活动,积极举办体育赛事等。
四、结语
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余体育训练,刚性要求不是目的,教会学生科学锻炼方法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等基本运动技能以及篮球、游泳等常见运动项目专项技能,逐步学会“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才是关键。然而,随着体教融合改革的持续加深,高校高水平運动员的学业和训练将会出现新的矛盾。这一矛盾不再是课余体育训练的不足,而是太足,进而影响了文化课的成绩和正常毕业。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将会再度引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对策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韦瑞凯.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研究[J].运动精品,2019,38(07):106-107.
[2]曾秀君.简析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84+86.
[3]赵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风尚,2020(02):80.
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