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
【摘要】京族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海洋文化民族,世代居住于“京族三岛”,以海为生。其独特的地域环境、生产劳作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与海洋息息相关,表现出鲜明的海洋性特征。习总书记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海洋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共识与京族海洋文化中蕴含的敬畏海洋、人海和谐的内涵存在共通之处。因此,本文将从京族的海洋文化独特视角出发,探析京族海洋文化中蕴含的文化隐喻及其时代价值,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京族;海洋文化;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10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0XJ108)。
一、前言
京族海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其主要分为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首先,从内容上看。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民俗禁忌都是京族人民长期从事海洋渔业生产的文化积淀,从对某种超自然力的崇拜,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再到把握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的认识过程,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形式上看,京族的传说故事、歌谣、舞蹈都是京族海洋文化内涵的外化。包括京族最隆重的节日——哈节,其举办时间也是由海洋气候变化决定,遵循海洋运动规律调整生产方式,祭神期间禁止出海捕鱼等规定实质是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
当今时代,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近海渔业资源枯竭、海岸带栖息地消失、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垃圾污染严重导致生物资源衰退,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种种问题一遍遍警示着人们在重视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京族海洋文化是先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最初体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其海洋文化重要内涵,启示人们:现代人不需要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态,但要尊重自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为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思想原则,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今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财富。
二、京族海洋文化概述
京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因其世代以海为生、以海为业、以海为荣,形成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和谐共生”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指的是由海洋而产生发展的人类认识,包括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①京族的海洋文化主要是指京族人民与海洋相伴而生所创造出的生产生活经验以及对生活的体悟和理解。
三、京族海洋文化展现及其时代价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京族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海洋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京族人民受到海洋环境、气候、水土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认知导向,从而作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京族人民将海洋文化中蕴含的重要精神内涵通过传说、歌谣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表达对海洋的深厚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折射出德育育人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京族海洋文化具有德育育人作用。京族海洋文化的德育作用指的是将道德内容通过传说故事、歌谣或舞蹈等艺术形式向受教育者传递,引导其养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从而外化为道德行为,实现德育育人作用。其内容根据京族文化传统和时代特征呈现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内容。京族的传说故事通常以海洋动植物为原型进行比喻和象征,例如《毛南族京族民间故事选·鹅为什么不吃鱼》中,鹅圈里的鹅本来要被主人宰掉来宴请客人,突然主人买了鱼来招待客人,鹅幸免于刀俎之下。鹅不仅没有吃主人丢的鱼肠而且教育小鹅:“鱼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吃鱼。”这个教导一代传一代,形成鹅从不吃鱼的习性,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京族人民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由于京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海洋文化赋予他们对万物都抱有一颗感恩之心。京族人民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文学故事之中,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的道德认知和精神境界。京族故事《乌龟的传说》通过将人类的情感投射到动物的身上讲述了一只乌龟见利忘义偷吃鲤鱼卵最终受到惩罚的故事,暗讽损人利己的行为。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把人类的情感投射到动植物身上进行德育教育,使人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善恶是非观。《毛南族京族民间故事选·杨桃树》讲述两兄弟面对满是金银财宝的海滩时的不同做法,也决定了两兄弟截然不同的结局。弟弟克制自身贪欲只拿走一块金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哥哥却毫无节制,最终为财而死。京族人民依海而生,虽然海洋有大量富足的物产,但京族人民并不是毫无节制地去索取,尊重自然规律,人海和谐的价值观念。
第二,京族海洋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京族人民与海洋和谐相处的生态关系表现为京族人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规律认识,对于这些规律是京族人民多年经验的总结,凝聚着人民集体的智慧。同时也蕴含京族人民順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取之有度的海洋观。与海为生的京族人民不会因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就过度捕捞,而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经验,把握海洋运作的规律以及海洋生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捕捞。例如京族谚语“三月白浪头,鳗鱼鱿鱼跳进网;九月秋风响,螃蟹脚痒爬入舱”反映京族人民的劳动经验,即根据海产动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合理捕捞,九月是捕捞鳗鱼、鱿鱼、螃蟹的最佳时节,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合理索取。与此同时,京族人民也会进行有规律的季节性休渔,同样是为了保护自然、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其次,京族海洋文化除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还隐喻人际关系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京族人民进行渔业劳作时的互帮互助,由于海洋环境变化多端,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需要京族人民团结协作、相互帮扶。如《京族喃字史歌集》所唱:“大家团结如一家,纵然饥馑也不怕,共同发誓相帮助,集中捕捞分鱼虾。人民生活胜往年,丰衣足食心里甜。” ②因此,京族海洋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京族海洋文化有助于推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对于和平利用海洋、坚持各民族海上和平友好交往的理念,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这与京族海洋文化所要表达的“人海和谐”精神具有相同之处。海洋是京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海’从水从晦,‘晦’即昏暗而不可知的意思。” ③海洋的变化莫测使京族人民对海洋心生敬畏,这也构成京族人民更加强调合作的心理特征,因为在辽阔无边的海洋从事海洋劳作,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应对。而且京族人民的海洋渔业生产往往是多个家庭进行合作,共同经营一张渔网或者一片渔场。大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其次,京族悠久的海洋文化值得深入挖掘转化为海洋文化软实力。京族海洋文化在五百年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民族侵略。特别是1883年的法国侵略曾多次侵入京族“三岛”,京族同各民族人民一道奋勇反抗,抗击侵略、保卫家园,展现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顽强抵抗、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民族英雄杜光辉临危不惧,带领全族人民同仇敌忾,击退外来侵略者,守护了京族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其海洋文化中所展现出京族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海洋民族精神是中国海洋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并弘扬有助于延续中国海洋文化的生命活力,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海洋开放格局。
四、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理念,强调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④京族的海洋文化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理论基础,京族的海洋民族文化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及地理环境,产生的海洋文化传统也是京族人民生生不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京族海洋文化不仅是京族历史的发展沿革,同时也展现了京族人民对海洋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凝聚着京族人民对海洋世界的感激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传说、歌谣和舞蹈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规范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提升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保护海洋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注释:
①祝光耀、张塞:《生态文明建设大辞典:第一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
②陈增瑜、苏维芳、韦树关:《京族喃字史歌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③段芳:《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山东师范大学论文,2016年。
④林昆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事业的重要论述》,《理论建设》2018年第6期,第5-10页。
参考文献:
[1]祝光耀,张塞.生态文明建设大辞典:第一册[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王宝童.上海临港海洋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的启示[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05):21-26.
[3]袁凤辰.毛南族京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564.
[4]骆洋.海洋文化视角下的京族民间文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8.
[5]陈丽琴.京族民间文艺与自然生态[J].钦州学院学报,2012(01):1-5.
[6]林昆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事业的重要论述[J].理论建设,2018(0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