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文化交际视域解读影片《推手》

2021-09-10 07:22李瑾皓朱志勇
今古文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李瑾皓 朱志勇

【摘要】作为中国台湾导演李安的处女作,《推手》这部影片展现出中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出发展示影片中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并运用其理论对主人公所经历的文化休克和跨文化适应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也将通过具体的情节深入分析中美两国文化中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了解跨文化交际现象。

【关键词】《推手》;文化休克;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82-02

《推手》是由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执导,郎雄、王莱、王伯昭和黛布·斯奈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片,1991年12月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主要讲述来自北京的太极拳总教头朱老(郎雄饰)被儿子朱晓生(王伯昭饰)接到美国与儿媳(黛布·斯奈德饰)和孙子同居后,因语言不通与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发的一连串事情。这部影片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一部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经典之作。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合了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际,其中涉及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性别、年龄等方面,而且这种交际容易引起冲突和误解,导致情感上的强烈反应。文化模式是融合了价值观和信仰的系统。了解一种文化的文化模式,就能把握这种文化的本质特点。因此,本文将对李安执导的影片《推手》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

人类学家Oberg在1960年首次提出“文化休克”的概念,他认为文化休克是指由于失去了熟悉的社會交往符号而引起的焦虑。同时,Oberg(1960)也提出了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四个阶段,即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与适应期。

蜜月期是指刚到新环境中,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持积极态度的一段时期,一般会持续一两个星期,认为“一切都很美好”。在影片中,李安并未表现出朱老的蜜月期,但不难想象出,朱老的蜜月期应当是体现在初来美国时对一切的好奇,沉浸在与儿孙相聚时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与喜悦中。

挫折期是指在对新文化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发现很多规则与自己原有的文化并不相同,出现落差感,此时心情会变得失望、沮丧,甚至焦虑,“认为一切都很糟糕”,不愿与当地人交往。而影片一开始就展示出全然不同风格的两人共处同一屋檐下的尴尬与怪异,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多的矛盾出现,最终在朱老走失时到达冲突的爆发点。

恢复期是指经过时间推移,原本无法接受的文化原则逐渐变得可以接受和理解,对环境的失望和焦虑逐渐消失,此时觉得“一切都还行”。影片中,朱老为了让儿子朱晓生一家生活回到正轨,选择搬离他们家,决心独自居住。另一方面,儿媳玛莎的态度也有所改观,她与朱晓生一起布置公公的新房间,也开始愿意了解太极拳的一些事情。

适应期是指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新文化,与当地人有了更多交往,开始接受一些观念,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情况。影片中,朱老搬进中国城独居,儿孙每隔几周来看望他,逐渐适应了美国式的父子相处模式。除此之外,朱老在老人活动中心教授更多人学习太极拳,与当地人有了更多交往。

二、中国的文化模式

第一,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朱晓生为了让朱老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将他接到美国生活,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原则。中国人认为,子女应当与独居的老人住在一起,相互照应生活。朱老退休后到美国和儿子一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在这样的大家庭中生活理应是十分幸福的。

第二,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孩子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因素。中国人认为“家庭”中包括父母、子女以及祖父母和兄弟姊妹。影片中玛莎在给杰米洗完澡后,朱老抱起裹着浴巾的杰米,笑称要靠杰米“传宗接代”。在朱老的观念中,孙子杰米是他们家庭的延续。而美国人心中的“家庭”主要指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因此玛莎并不认为朱老属于他们的家庭,因此一直商量让朱老搬出去住。

第三,中国人尊重老人,讲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朱晓生将退休后的父亲借来美国生活,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在中国人看来天经地义,这体现中国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价值观念,正如朱晓生认为“一个人关心父母,应该像父母关心你一样”。至于后来,朱老走失,朱晓生打砸餐厅厨房,醉酒后又自残来发泄。在朱晓生心中,父亲走失意味着自己的不孝。

第四,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秩序”。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中国家长从小便会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顺从长辈的意志,服从家长的权威。在教育杰米的时候,朱老要求孙子按照他的意愿背诵不合常理的顺口溜,这也体现了中国家长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达到家长的期待。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尊敬长辈、顺从长辈,树立家长权威。朱老要求孙子“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在吃饭时要专心致志。而玛莎要求杰米喝完牛奶才可以看电视的相处方式,让朱老大为不满,是“不把小孩当小孩看待”。

第五,中国人较为重视面子,会以他人的评价为准则来规范自身行为。在影片中,陈太太似乎看出朱老的心思,主动离开当时所在的中文学校,而去另一所教授中华烹调;春游时,陈太太一句“为老不尊”,致使两位老人都离开子女独自居住。这是中国人重视面子的体现,两位老人不仅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希望子女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而自己做出牺牲。

第六,重视人情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中国人不喜欢“欠人情”,这体现在朱老上课时打翻了陈太太的包子,于是坚持要送给陈太太一幅书法作品表达自己的歉意。除此之外,在朱老打黑工的时候,待人和善,受到黑心老板欺压的时候,所有的伙计都替他愤然,这也体现出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则。

三、美国的文化模式

第一,个体主义是美国人最重视的价值观。美国人追求个人的自由,认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关注自己“私有”的资产和空间。在电影中,朱老退休后到美国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在玛莎看来,朱老占用了她私人的工作空间,因此她提议应该让朱老搬出去住。

第二,美国人崇尚平等的观念。影片中,朱老出门散步走失,导致朱晓生大怒。在玛莎看来,朱老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自由出去散步,自己并没有权力阻止他;而且,完成自己的工作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而照顾朱老并不应当是自己的事情。这种观点在朱晓生看来是子女不称职的体现,缺乏对父亲的关心,十分自私。美国文化中,子女与老人应该平等相处,双方都应有独立的空间。影片中,朱老不认同美国教育孩子完全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观念,而朱晓生和玛莎也不太认同传统的中式教育而更拥护美式民主观念。具体体现在,朱老要求孙子根据自己的要求念顺口溜、对孩子的命令都是“不要”和“不行”,而玛莎虽然看不懂杰米画册上的东西,却仍然称赞杰米“有创意”,她更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第三,美国文化强调变化和进步。在电影中,杰米给玛莎讲自己写的画册上的内容,玛莎虽不知道这些图画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但她认为这些东西在孩子看来有特殊的含义,因此还是称赞杰米“有创意”。美国文化中强调变化与进步也导致美国人并不足够尊敬老人。影片中,玛莎让朱老戴耳机听京剧、拒绝朱老好心夹给她的肉等行为,体现出玛莎对老人不够尊敬。

第四,美国人推崇科学技术与理性主义。在影片中,玛莎午餐只有水果、蔬菜和面包、饼干,看到朱老做的中国菜多油多盐,认为这样不健康。当玛莎看到朱老用自己的筷子为朱晓生夹菜时十分不满,认为这样不卫生。而朱晓生也认为父亲的饮食不够营养科学。

四、结语

影片《推手》的结局,朱老渐渐习惯了在中国城的独居生活,玛莎也开始尝试了解中国文化,两人彼此生活在平衡与适当的情形下,观众不难推断出他们的生活将会很美满。这也启示了观众如何应对到达新的文化环境后无法适应的问题。首先,应当以包容之心多了解当地文化。其次,应当摒弃民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做到入乡随俗。第三,广交朋友,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学习当地语言会更好地促进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也能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想法。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精华,才能解决好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在多元文化世界中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67-74.

[2]程梦婷.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J].科技风,2015,(10):246-247.

[3]杨青箐.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国老人出国的不适应及应对方式——以电影《推手》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7,(10):247-248.

[4]刘政仙.电影《推手》的跨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1,(22):107-108.

[5]梁笑颜.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分析[J].海外英语,2019,(21):179-180.

[6]赵彤.跨文化视角下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以电影《推手》为例[J].采写编,2016,(01):200-201.

作者简介:

李瑾皓,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實验语音学。

朱志勇,男,汉族,湖南郴州人,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2020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