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2021-09-10 03:19范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范琳

摘要: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诗教学生活化,既是当前低年级的古诗教学的基本方向,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联系实际生活并融入到古诗文本,以古诗来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其获得对语文的崭新的理解与发现。本文从古诗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动态,探讨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生活化

引言:当前,语文教学生活化既是在大语文实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基于课程改革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探讨小学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既有其理论必要性,也有其现实可能性。首先,《全日制义务阶段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1]从“一纲多本”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加大了对低年级的古诗编选比例,且较为注重对学生的生活化、人文性、情境化的渗透。其次,学习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历来中国人深受“诗教”传统的影响,不少读书人将古诗学习与日常生活、修身养性相统一,孔子更是认为诗歌可以兴、观、群、怨,并“赋予学诗以理想人格的追求”。[2]再次,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古诗学习的“源头”,小学生在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可以成为古诗的兴感之由,继而引发其对古诗文本的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理解,促进对古诗课堂的高效建构。

一、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当前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成效明显,无论是教材插图,还是内容编排,均考虑到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接受程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然而,以应试为主导的功利主义观念依旧存在,以生活为主的“大语文观”理念并未充分得到认可与体现。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式落后,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古诗情境的创设远远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诗歌感悟力与审美鉴赏力的提高。

为了走出这一教学困境,教师应将古诗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习规律,以生活化的素材来融入课堂,以生活化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兴趣,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活动感悟,使其通过古诗学习获得多角度、立体化、多层次的生活体验。

二、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1.挖掘生活化的教材元素

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教师挖掘生活化的教材元素,或借助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或由教材的某一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的点点滴滴,或利用教材捕捉空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因生活而提升,审美体验因生活而丰富,这既是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追求。比如,在《画》的教学中,教师多媒体呈现“山”“水”“花”“鸟”的组图,以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你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些景物吗?这样,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课堂提问,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阅读诗歌的兴趣。这时,教师顺势启思,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从远处看山是苍茫而模糊的,看不到林木的青翠,从近处听有潺潺的流水,春天过去了花儿就凋零了,而人一走近栖息在树枝上的小鸟儿,它们就吓得惊飞了起来。那么,古诗中所描绘的山、水、花、鸟,与实际生活截然不同,它们会在什么情景出现?面对这一问题,学生或联系教材插图,或阅读诗歌大意,从中明确“画”的内容及特点。为了加强对“远”与“近”这组词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远”与“近”的异同点,从中明确:“远”与“近”都是“辶”偏旁。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辶”的演变过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走之旁,即“辶”下面的捺像是奔走的人的腿,带有偏旁“辶”的字,多是与走路有关的字,从而明确:“远”,与走路有关,与“元”音同;“近”,与走路有关,与“斤”音同。这样,赋予汉字以文化的意味,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部编版教材所选编的古诗篇目,字数较少,多是适合小学生的易于诵读、语言浅近、画面感强、富有生活气息的经典之作,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来优化课堂,通过生活化元素的融入,唤醒学生的主体感受与生活经验。然而,低年级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对古诗的挖掘不深,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与精神共鸣。因此,富有体验色彩、生活意味、教育价值的情境更能引发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品味、赏析的兴趣,使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春晓》的教学中,教师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在乐曲中感受春之美丽,顺势启发:唐朝诗人孟浩然将美丽的春天浓缩为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春日绮丽,春光明媚,谁能结合自己的初读感悟,说说题目“春晓”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春日早晨的画面,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春日美景?“鸟啼”“风雨声”“花落”等,有实景,有虚景,在诗人笔下,关于春天的真实景色与想象之景相结合,意趣无限。当学生能够自主理解古诗大意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诗人在大好春光里,“春眠不觉晓”,是不知春日之美,还是沉醉其中,为处处可听的鸟啼声,为满地的花落?诗人内心不禁为这大好春色所感动。那么,你能读出诗人对春天的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吗?假设你走进了诗人笔下的美丽的春天早晨,听着鸟语,闻着花香,那花香是被一夜的春雨所拍打,或零落成泥,化为泥土的芬芳,或挂在枝头,正照耀着春日的阳光。你想对花儿说些什么?对诗人说些什么?这样,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建构意识,其对古诗的涵咏及鉴赏理解能力也就自然提高。

3.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化教育理论,他认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3]古诗的创作背景、古人的生活方式与今天的时代特色、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但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有助于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并加深对古诗主旨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当然,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仅仅为了生活化而游离古诗文本,而是应在古诗意象、生活内容、学生情感体验之间架设桥梁,提倡采用画一画、做一做、写一写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古诗文本走向生活情景,“以生活情景来激活古诗审美”。比如,在《池上》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撑”“艇”“萍”等生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字形、词义来理解汉字,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撑”,离不开手掌的支撑,所以偏旁是“扌”,与“掌”有关;“艇”,是小舟,“舟”,与“廷”音同;“萍”,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植物,故偏旁为“氵”,跟“艹”有关,与“平”音同。那么,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你还能说出那些富有趣味性的汉字呢?为了激励学生提高对古诗识字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玩转生字魔方”游戏,从古诗中选取重要的“艇”“萍”“藏”“萍”“踪”等词语,分别属于魔方的不同面,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魔方,看谁能最先正确发音,请大家抢答。在解析文本时,教师可以挑出关键字眼“偷”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观察,思考:在常人的印象之中,“偷”代表了一种不光彩的行为,请同学们翻翻字典,查查“偷”的含义,并组词。学生通过查字典,明确“偷”的三种含义:偷盗,如“偷窃”“小偷”;悄悄,如“偷摸”:抽出时间或空闲,如“忙里偷闲”等。那么,古诗中的撑着小船的可爱的小娃也“偷”了,他“偷”的是什么?他是怎么“偷”的?有什么样的结果?让学生结合古诗演“偷采莲”的情节,揣摩小娃在“偷采莲”时候的情态,体会其中蕴含的童趣。

4.布置生活化的趣味作业

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古诗学习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对此教师可以创新作业形式,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趣味作业引导学生亲近古诗,或实践调查,或诗文转化,或古诗诵读,或剧本改编,使学生感知古诗意象、画面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寓学于乐的目的。比如,在《村居》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春天的景物:杨柳、风筝、莺、小鸟、儿童、春烟等。教师据此设计开放性作业: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能否用优美的句子描述它,或者通过简单的一幅画来呈现它?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春景图,如草长莺飞图、拂堤杨柳图、儿童放纸鸢图等。请结合你的想象与联想,给同桌描绘这一美丽的画面,说说画面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体会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些问题的设计,使古诗文本探究的思路渐趋清晰,学生对古诗所蕴含的感情也渐渐有所体悟。为了激励学生将古诗学生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布置趣味化的古诗作业:或小组合作,或学生自主,充分发挥创意与联想,画一画“村居”图;从杨柳、纸鸢、儿童、春烟等景物中,任选你最喜爱的一种,假设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楊柳”或“春烟”,请你为自己设计两到五句的台词,与同学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在趣味化的作业中逐步体会到学古诗、知古诗、解古诗、演古诗的乐趣,其语文的兴趣自然日益浓厚。

结束语:

对知识的“本真性”的探索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根本追求”。[4]因此,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应将语文课堂根植于生活,从中挖掘教与学的素材及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感知与主体感悟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与实践范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2):62.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07):172.

[4]沈冰慧.生活化语文研究综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1):51-54.

(庆阳市镇原县莲池小学甘肃镇原744500)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