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情报服务的全英语教学探究

2021-09-10 03:07:15蔡明魏鹏程
科技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飞行技术

蔡明 魏鹏程

【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航行情报学”(沪教委高〔2020〕58号)

摘要:航空情报服务是培养飞行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应用全英文教学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系统介绍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飞行技术系开展航空情报服务课程全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心得体会,确定了教学大纲,制定了教学内容,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建设了专门的课程建设网站,做到始终把培养飞行人才放在首位的教学目标,为争创国际一流学校奠定基础。

关键词:航空情报服务;全英语教学;飞行技术

0引言

飞行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和飞行运行管理能力,符合国际民航航线运输机驾驶员执照标准的职业飞行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于国际化需求。将全英语教学运用到航空情报服务的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具备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英语技能,培养学生适应英语交流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航空情报服务全英语教学目标

航空情报服务课程一般开始在本科工科专业的第四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基本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部分学生能够用英文进行一定的交流。结合飞行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学生的英语能力,全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航行情报学》是一门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制/签派/航空情报)类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更是飞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继《空中领航》课程向《仪表飞行程序设计》和《飞行性能与计划》等课程过渡的重要桥梁。在飞行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将课程打造成为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优质课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时能够了解最前沿的航行情报动态,培养独立和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航空情报服务全英语教学模式

1.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

根据飞行员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思政课程贯穿于课程建设全过程,强化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职业素养三个思政元素。在对课程内容第二章机场的讲解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到中美之间机场数量的巨大差距,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萌发建设祖国强大机场网络,赶超发达国家的愿望和理想。在对课程内容航图的讲解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到以前被欧美垄断的RNP AR飞行程序设计,已经逐渐被我国飞行程序设计人员攻克,越来越多的优秀的PBN程序出自我国程序设计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在对课程内容航空资料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白NAIP中国民航国内航空资料汇编,是国内实施飞行的主要航空资料产品,不得向任何外国机构或个人透露。要让学生养成严守公司和国家机密的职业素养和纪律意识。

2.将飞行模拟机引入课程,开发实践实景教学模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拥有国内首家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民航局认证的最高级别D机飞行模拟机,以及最高资质的教学训练模拟机,与本课程相结合。作为本课程团队的魏鹏程老师获得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带领团队进行航图飞行程序的飞行模拟机实践教学。根据航图,教授学生在塞斯纳172模拟机上练习进离场、进近和航线飞行。

经过前期的课程实践,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模拟飞行,对航图的理解远胜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良好。此外,学生利用模拟飞行演示程序,培养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从课堂知识到飞行能力到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现了该课程的实践实景教学模式。本课程也将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开发6个学时的模拟飞行课内实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飞行实践有机结合。

3.将激励式竞赛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积极性

竞赛激励式教学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已经连续进行8个学期,包括课前20分钟提问与回答和presentation竞赛、期中航行通告NOTAM撰写和译读竞赛,和期末“航班放行情报讲解大赛”。各种竞赛,尤其是“航班放行情报讲解大赛”,该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对学生课下有较高的要求,体现了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深受学生喜爱。

三.航行情报服务全英语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总体思路是:理论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课程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实踐(实验)操作与翻转课堂等方式相结合。做到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考核内容主要倾向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减少了死记硬背内容,增大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内容比重。航行情报学作为专业课程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调基础、重在应用、贵在创新。

四、结语

第一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英语水平。英语阅读写作能力。能在完成航图大作业中通过查阅、设计、阅读、绘制、分析航行路径等途径获得阅读各类航图的知识,英语表达能力。

第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模拟机课程,能设计飞行程序并进行模拟机的飞行操作。

第三对学生完成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的支撑增强。通过本课程全面综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将得到明显增强。

第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课程思政案例的学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素养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继新.航空情报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行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

[3]方学东.杰普逊航图教程[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8.

[4]陈肯.航行情报服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蔡明(1985.06),女,汉族,上海,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航空复合材料及飞行技术专业领域的研究。

魏鹏程(1981.10),汉族,上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航空情报领域的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上海 201620

猜你喜欢
飞行技术
飞行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论飞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与发展概况
The innovation path of Chinese pilot training model
机型转换的负迁移及预防措施
青年时代(2018年1期)2018-02-03 12:48:39
浅谈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
加强“双资质”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应用型飞行专业人才
飞行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飞行技术专业“机载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6:47
飞行卓越班飞行原理课程网络化建设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5: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