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舒展:教育的可能样态

2021-09-10 07:22:44曹加明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样态舒展教育者

曹加明

教育不同于模式化的工业生产,也不同于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姿态、性格各异的活泼的生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宗旨和理想状态是生命舒展,这不仅是教育的可能样态,更是教育的应然样态。

一、遵循教育规律,释放生命舒展的时间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对生命的限制与束缚,而是对生命的解放与激发,促进生命的舒展。而要促进生命的舒展,首先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自觉地释放生命舒展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释放,生命时时被限制于有限的课堂。不少地方的高中生每天五点多钟起身,十点半晚自习结束,正课八九节、自习课五六节,而且除了一周两节体育课,此外几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而周末两天都是“正常”如周一至周五那般,并且是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唯有高考结束才可“解脱”。

试想,如此这般地挤时间,生命只能长期被动地局促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久而久之,生命难免愈发局促、狭隘。要想生命舒展,首先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将青少年学生的被严重挤压的时间释放出来,让他们的生命在时间维度上有舒展的可能。

我国古代教育主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古希腊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的意义在于闲暇”的观点。可见,古代中外教育都能够理性地认识、管控教育时间,都懂得真正的教育不是无限挤压学生的时间,而是懂得释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利用好时间。

将无视教育规律过度挤压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有充足的时间去舒展,毋庸置疑,是教育的应然样态。

二、廓大生命格局,拓展生命舒展的空间

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分数,应该致力于提升师生的生命格调——廓大师生的生命格局,这无疑需要拓展生命自由翱翔的空间。学校教育不能局限于教室之一隅,不能只追求让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引导学生突破形形色色的拘囿,去释放生命的潜能。

因此,学校教育者一定要具有培养“睁眼看世界”的现代公民之眼光,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生命舒展的空间。不可将学生拘束于“斗室”之内,要尊重生命多元化发展的规律,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在操场、实验室、自主创新活动室等场所自由“徜徉”,更要拿出相当的勇气,支持、帮助学生走进厂矿社区、自然山水,引导学生关注脚下的这方土地,亦激发他们仰望“头顶的灿烂星空”。

教师要让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后能够在操场放松身心,能够自主挖掘自己的运动潜能,而不是连续疲劳“应战”;让学生能够在书本之外,以亲身实践操作等方式来验证、发现自然科学的规律和奥秘;让学生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更多的是有机会在自主创新活动室体验、分享、领悟创新创造的成功与喜悦;让学生能够在对厂矿社区的探访中感受劳动的艰辛、生存的不易、人间的冷暖,进而激起学生对土地的亲近与热爱、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让学生在关注现实生存之外,亦能葆有关注头顶“星空”的兴趣……

总之,学校教育需要拓展学生生命舒展的空间,让学生的身心不仅不局限于狭窄逼仄的一室之内,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翱翔九天”的兴趣,坚定他们腾飞的志向。

三、尊重个体需求,丰富生命舒展的形态

教育者首先要明白,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我们就更不要用唯一标准去培养学生,那样不仅不现实,而且不明智,甚至可以说是不人性!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尊重學生个体生命的需求,进而顺应人的成长规律,去丰富学生生命舒展的形态。

尊重个体需求,就是不替学生决定他们的人生方向与未来的职业、事业选择,而是充分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成长的困惑与追求,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协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规划,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中酝酿、思考,在阔大的空间中体验、感悟,从而做出符合自身志趣爱好的恰切选择。

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任何他人。期望所有人都成为“爱因斯坦”,不仅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甚至也是违背人性的。丰富生命舒展的形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志趣,让袁隆平成为袁隆平,让莫言成为莫言……唯其如此,人类才不会高度“雷同”,生命才会绚丽多彩!尊重个体需求,丰富生命舒展的形态,这不仅是教育的可能样态,而且是教育的美好样态。

四、促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舒展的内涵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个体需求,当然不是让教育者成为无所作为的“袖手旁观者”,而是让教育者在尊重个性、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去唤醒、激励与鼓舞学生,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促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舒展的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尊重与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一线教师要走下高高的讲台,到学生中去倾听,才有可能发现学生的困惑与迷茫;要弯下腰来,才有可能捕捉到学生眼神中的希冀与求知的渴望,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提升生命成长的内涵。陶行知先生曾经诚恳地提醒过教育者:“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育者可以做的是,热忱地呵护“瓦特”的探究之心,细心地发现、支持“牛顿”的成长,耐心地关注“爱迪生”的尝试之举并给予恰切的鼓励……让“瓦特”们、“牛顿”们、“爱迪生”们在教育环境中感受到支持、鼓励、肯定,而不是冷眼、讽刺、讥笑;提供必要的条件,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开发,让他们的生命得以自由舒展。蔡元培、梅贻琦、陶行知那一辈教育人正是深谙此教育之道的真正的教育者,因此,他们的校园才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巨匠,也走出了汪曾祺这样的文坛大家;而没有生命与灵魂的舒展,所谓的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

真正好的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释放生命舒展的时间;廓大生命格局,拓展生命舒展的空间;尊重个体需求,丰富生命舒展的形态;促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的可能样态,更是教育应然的美好样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样态舒展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少儿美术(2019年11期)2019-12-14 08:09:12
汉字对对碰(二)
愁眉舒展了
春宜舒展,别憋着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3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刑法论丛(2016年1期)2016-06-01 12:13:39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