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021-09-10 00:58姜雪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姜雪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在最新制定和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中表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授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和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正是个人能力发展初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结合,在明确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自主学习能力的涵义

一般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基于他人的帮助与引导,通过进行自学、合作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使得个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积极、主动、独立是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学生的主动性是自主学习主要强调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个人的兴趣方向主动投入学习当中去,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独立阅读、思考以及探究等多方面的学习技能,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自主学习本质是一种元认知性质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个人学习进行合理规划、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加强自主认知和自主训练,久而久之,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2主学习能力的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很有帮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怎样才能自觉学习,自觉扩大知识面,自己积累知识,老师和家长都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尊重教学的开放性原则,自主学习需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还需要有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作为教学的协助者和主导者,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从而有效打破传统模式下小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2.2自主性原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将自己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课堂定位,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环节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倡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想认识,尊重学生的看法

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加强学生主体地位

我国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学习提供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求知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对于自主学习模式的了解和认知,不断摸索以及尝试新的自主学习模式来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进行学习,让学生逐步体会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他们对于语文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

3.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熟悉知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引导学生以更强的主动性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教师还需要明确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教学课堂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策略,对教学形式进行丰富,对学生积极性有效调动,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创设教学情境应用广泛,而语文在生活中随处都能够体现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创设教学情境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利用问题来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等。

3.3体会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学校不能只看重学生最后的成绩,更多的是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面,让学生在脱离了教师的帮助之后还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学习工具主要是指工具书、参考书、学习器具等,学生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学习工具,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质疑的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不能束缚学生思考,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3.4独立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我国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结束之后应给小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实践的、价值的家庭作业或者课后作业,比如查找某个古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在什么样的感情下做出的这首诗或者词,这首诗或者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者是启发?小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针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在这个查询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养成对于问题刨根问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这种学习观念能够让小学生们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了解到诗词的创作背景、感情寄托、词句意思等这种概念,从而加强小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上的深度和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时期,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正确引导,这是保证孩子能够有动力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让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更好地规划。

参考文献

[1]孙鹏.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名师在线,2020(02).

[2]康玉珍.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

[3]钟莲秀.浅析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

课题备注:《GRACE教育在自主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KBGRACEZX—202004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