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意义

2021-09-10 00:58齐影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中小学意义

齐影

摘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日渐加快,国家教育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可谓至关重要,唯有学生具备了健康心理,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说,要将音乐欣赏教学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干预工作中来,从根本上发挥出音乐欣赏课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以下为本文内容详述:

关键词:音乐欣赏;中小学;心理健康干预;意义;分析;研究

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很多中小学的学生,其知识学习水平相对较差,并且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常会出现问题,以致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必然会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说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同样要重视心理健康干预工作,要发挥出音乐欣赏课的作用,进而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使其未来得到更好更优的发展。

一、音乐欣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意义

(一)完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

音乐欣赏不单单是感官体验中的一部分,关键点在于通过聆听音乐去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好的音乐就像是一本好书,会对人们产生教化作用和感化作用,只言片语是难以形容的。音乐属于一类特殊的艺术形式,会对一个人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人体感知器官的刺激,可以直接,亦或是间接的去调节人的情绪,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治疗心理疾病。音乐欣赏在完善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舒缓心理压力、平复内心不良情绪上发挥着独特功效,譬如说通过欣赏《春之声》、《天鹅》、《命运交响曲》等经典名作,便可达到精神振奋、压力缓解的效果,还可以让人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欣赏高雅、励志的音乐作品,会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家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音乐中所体现的一些精神特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不谋而合。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帮助中小学生完善其人格

音乐欣赏不单单可以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作用,同时也会对学生性格和做事方法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完善的人格是一个人良好成长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音乐欣赏正是在塑造健康人格、培养情感认知方面有着先天优势。音乐凭借着潜移默化的熏染,赋予了学生们优质的感官体验及心理体验,同时也会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此类共鸣引起的心灵感触和推动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学生们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过程,便是一个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就会变得愈加丰富多彩,烦心事也会烟消云散,待人待物也都会和善友爱。学生对生态环境之美、社会生活之美的感悟程度不断加深,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日后必定会形成正义无私、追求真理的良好品德,其人格也必定得以升华[1]。

二、以音乐欣赏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的具体方案

(一)健康人格培养

音乐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欣赏过程中,可通过旋律和情感引发中小学生的共鸣,可以在潜移默化间陶冶学生情操。所以说,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心理素养时,可利用音乐欣赏去培养学生们的健全人格。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欣赏音乐,其心态会更为积极,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不断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再唯唯诺诺,敢于面对挑战。并且,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敞开心扉,和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一同进步。

譬如可通过欣赏贝多芬《第四交响曲》,让中小学生静心聆听,从音乐中感受贝多芬的人格品质,体会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长期下去,必定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日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并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2]。

(二)创新能力培养

现如今,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人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当前中小学务必要加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践行“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发展理念。音乐教师要在其中发挥出作用,多多利用音乐欣赏课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由此去大幅度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更加注重于自我体验和情感表达,所以不能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针,音乐教师应该最大限度上发挥出音乐欣赏课的优势,选择中小学生喜闻乐见音乐作品,为他们建立一个更为真实且有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之积极的参与到各项欣赏活动中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让中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音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或观看文艺演出及比赛等,鼓励中小学生观看大型演唱会,使之主动投入到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艺术之魅力,还可以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创编的优秀作品及创作故事向其他人分享,进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打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3]。

(三)合作意识培养

团队合作是未来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所以要利用音乐欣赏课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时,教师要做到寓教于乐,借助音乐欣赏来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强化全员合作意识。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采用一首歌曲的欣赏形式,也可以是合唱歌曲欣赏,通过合唱来实现全员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合唱曲目时,学生们也会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譬如《黄河大合唱》欣赏教学,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欣赏成功的合唱版本,紧接着播放存在问题的错误合唱版本,让学生们对比二者不同之处,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如此便可让中小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可谓十分重要,身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欣赏课的作用,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并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如此才能使之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为他们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达到音乐教育有效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纬.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渗透[J].好家長,2019(40):247-247.

[2]于晶.音乐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信息周刊,2019(07):274-274.

[3]徐众志.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小学时代,2020(06):85-86.

[4]初中音乐课中美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7):13-14.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中小学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