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落实核心素养

2021-09-10 07:22刘玉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国史料情怀

刘玉璞

前言

新课标下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改革的导向,对各学科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只有找到了“落点”才能有生长力,而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共识。因此,聚焦“课堂”这一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点”才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初中历史课中教师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变更,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提高,借助对初中生历史素养的培育,做有素养的课堂,做有深度的课堂,做有思想的课堂,以此优化课堂教学,让初中生的能力和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一、梳理逻辑,凸显唯物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将唯物史观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可以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世界、发现世界的能力,同时还能利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进行分析,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唯物史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在教学《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我首先给学生拓展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背景。我说:“同学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再加上水利设施的修建,使得农业经济取得一定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催生出了地主阶层,而地主阶层和以往的奴隶主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较量,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大家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这为百家争鸣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这样,学生对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有了一定的理解。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问题、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二、跨越时空,架构体系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的两大基本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

1.建立历史坐标,加强学生记忆

人类历史悠久绵长,漫长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件数不胜数,学生进行时间记忆时会觉得难度较大,比较困扰。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历史事件坐标轴,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空间。通过为学生构建坐标轴帮助学生有效把握一段时期内各个历史事件发生情况。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这一专题,由于时空跨度大,历史概念历史事件抽象、繁杂,仅仅依靠机械识记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为了突破这一复习难点,我就尝试着根据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指导学生建立了历史坐标轴。在代表时间序列的橫轴上填上各个历史事件的名称与发展时间,通过设计这样的历史坐标,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辨析:1840—1842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1900—1901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日本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通过这样的时间发展变化,学生既能形象直观地了解了近代列强侵华的历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掌握了每个时间节点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总体上把握了中国人民由衰败逐步走向振兴的历程。

2.结合历史地图,培养空间观念

历史教材中常常包含各种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发生地点时产生直观印象,结合地图旁的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历史事件产生更深刻的了解。为了实现学生历史时空观培养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积极使用历史地图,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提升历史学习兴趣,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就八年级《北伐战争》的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然后结合书中文字材料告知学生北伐军在半年时间内就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两方主力,发生战争的地点是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通过这样的多媒体展示,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北伐战争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果,让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以及意义等有更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在历史空间中掌握历史知识。

3.纵横联系对比,增强直观认识

世界历史看似毫无联系,但事实上是呈现出交叉错杂的关系。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将不同国家发生的类似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与分析,在阐述中国史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同一时期内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例如教师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同时期内西方列强的表现,西方列强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并积极对外扩张。通过同一时间内的空间对比,学生可以对当时国内环境现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整合史料,实证真伪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叙述、理解、评价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文本资料和非文本资料,并学会从各种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1.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史料

教师要让學生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文献、图片、实物、遗址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搜集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如书籍、网络、博物馆等。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自主收集整理关于秦始皇的资料,并结合教材对其中关键性内容进行筛选。这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证由史来的意识。

2.引导学生鉴别史料真伪

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与某个问题或观点相关的可靠性材料,区分史料的来源和性质,如第一手材料与第二手材料、材料中的客观表述与主观认识,进而认识其对理解和解释历史的价值。比如在教授《“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教材中“南京大屠杀”这一问题,笔者展示了当时拍摄的照片,国民党军队老士兵的回忆录,当时中国新闻报纸的报道以及当时日本侵华军官的日记和日本新闻报纸的报道,再现了当年日军的暴行,还原了历史真相,引导学生关注到史料的不同角度取向,培养其客观公正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理性运用史料

记得有这样的通俗说法,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遗忘所学之后仍留有的一点东西。学生终将会离开校园,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学过的历史知识或许早已忘记,历史学科唯一能够使其终生受益的便是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养成的这些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涵养的是实证和理性意识,培养学生成为讲究证据、理性处事的现代公民。具体到课堂教学层面,历史教师可通过探究性学习、历史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规范地运用有价值的材料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使其从中体会实证精神。比如在学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关于新疆的相关史料,再按照朝代进行归纳,最后在课堂上分组汇报,并运用所收集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探究过程便是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过程,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以实证和理性精神处理社会与生活上的问题。

四、科学指导,理性解释

“历史解释”素养作为五项素养中的核心能力,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历史解释要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唯物史观为支撑,是学好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关键,也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主要体现,历史素养要综合体现在学生对历史的解释与评判上。

1.厘清历史概念,理解历史现象

准确掌握历史概念是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的基础。统编教材启用至今,通过实践我们会发现:教材的难度较过往有很大提升。以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5页教学内容共涉及以下8個苦涩难懂的历史概念:“自然经济”“出超”“入超”“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教师,若不能在基础概念上多下功夫,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未来将会限制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解释。为此,面对历史概念繁杂的课程时,教师应加大教学力度,降低讲解难度,帮助学生做到真正的概念厘清,为日后的“历史解释”打下基础。

2.创设历史情境,体验感悟历史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体验和感悟历史”的理念,人教2016版七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与生活联系很紧密,我通过设计多媒体播放反映宋代京都人们生活的动态画面《清明上河图》等历史资料,同时配以充满生活情调的语言介绍,来创设本课的历史生活情境。在虚拟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穿越时空来到北宋,参加“东京一日游”,体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宋代社会生活。具体要求是:通过“东京一日游”,让学生对北宋人们的娱乐和传统节日等生活方面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借助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学生们在学习中国宋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体验了中国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和传统节日的变化,形成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品味、讨论、交流、探索中享受学习过程,从而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在历史情境中体验感悟历史”的效果。类似本案例中以旅游话题来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验感悟历史,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培养了“历史解释”素养的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3.撰写历史作文,提高解释能力

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是我们在课堂改革中长期以来让学生坚持不懈的一个学习环节。撰写历史小作文,既要符合写“论文”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历史”的特征。所谓“一般要求”,就是要具备小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所谓“历史特征”,就是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要源于史实,它是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判断;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其方法有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通过这种途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使之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也就渐续形成。

五、多管齐下,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精神品质。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讲求忠孝一体,简明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构成了我们家国情怀的基调。家国情怀在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和谐共进方面起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历史这一人文学科,因为内含大量可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素材和养料,也就责无旁贷成为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的“主力军”。

1.感悟人物品格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太多呈现家国情怀的典型人物。让学生站在“大中华”的视角上去感悟人物品格,学习他们大公无私、为国为人民的优良品质,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数千年来,无数英雄志士就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熏陶和指引下,怀抱着保家卫国、济世安民的理想上下求索,慷慨以赴,从容适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霍去病的豪迈气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胸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至死不渝的牵挂;“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是杨涟将身许国的赤诚,以及近代中国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个人和群体,都是我们用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优质素材。同样的,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同样能够在培养家国情怀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九一八”事变……这些事件,在讲授的时候,教师有意对“家国”理念进行强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得以强化。

2.课外拓展活动

开展丰富的历史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措施。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多种,如参观、访问、阅读、搜集图文、观看影视、组建兴趣小组、编辑手抄报、开展主题辩论会等。所有这些活动,都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历史综合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3.巧妙联系现实

家国情怀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叙述精炼的初中历史课本很难实现这一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尽量挖掘贴近教材内容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在结束《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我引入“神州十一号”的成功发射、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胜利成功等时政;在讲解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时,可以联系当前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范畴要大得多,包括基础设施、贸易投资、产业合作,以及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等等。“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倡导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开放包容精神,不搞封闭、固定、排外的发展机制。作为学生,身处新时代,更要有家国情怀,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成为国家栋梁。

结语

总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学生未来,关乎国家与社会发展,有待于我们不断前行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丰富教学方法,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各项能力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焕发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生机与活力。

(山东省平邑县流峪镇初级中学273309)

猜你喜欢
家国史料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