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21-09-10 08:46:33郑玉梅
科技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体育教学职业院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了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与社会现状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融入到传统教学中,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职业能力

引言

我国的发展越来越接近国际化,培养综合性人才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除了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师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当做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也符合社会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一直不能得到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虽然能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还有待完善。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要学会与时俱进,对教学观念进行改革,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教学机构,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体育意识,将职业能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认识不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虽然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与专业院校的体育设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程度达不到要求,直接影响到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据调查,高职院校中至少有80%的教师,72%的学生和93%的家长都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从而导致体育教学的开展受到了制约。[1]

(二)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低

据不完全调查,大部分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的原因是因为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且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从而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很多学生上体育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成绩,至于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却一无所知。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时并没有掌握到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这同样也是影响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是哪个学科,如果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并没有掌握某种技能,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很多学校的选修课程,例如舞蹈课程、体操课程、轮滑课程等等却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

(三)教学方法落后

虽然体育教学设施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指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又缺乏完善的评价制度。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教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就不会太严格。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指定完善的评价制度,学生不论表现的好与坏教师都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由于教育部门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没有硬性的考核标准,这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其中一个原因。[2]

二、高职院校中将职业能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性人才是各個领域的主要吸收对象,所以将职业能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已经迫在眉睫。高职院校中有很多专业,由于专业的差异性,导致各个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由于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成日沉迷于手机和游戏,同样也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迷恋这些虚拟的事物出现了社交障碍。作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人才,仅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在就业时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有些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会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能数据当做其中一项考核内容。还有一些与测绘相关的行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带着测量工具到处走,这就需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将职业能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为了能让职业能力与高职体育教学完美相结合,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创新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教师要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自己树立成为学生的榜样,懂得以身作则。首先,教师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同时还要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其次教师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待教学的态度一定要特别严谨,不能有一丝马虎。最后,教师还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3]

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教育行业的发展以及教学方法能正确的把握。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将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能力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同时还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还要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掌握文化课程的知识。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除了学校还有很多其他途径,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提高自己文化课程的水平,这样才能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着一些弊端,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并非是由学校管理,而是由体育教育部门直接参与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是有体育教育部门直接制定,所以,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并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所以,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既没有教学特色,也没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4]

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迅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专业当做制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对传统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程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在参加工作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应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将提高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能够降低成本的支出,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时都是应付了事,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调查,每个专业甚至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在用同一套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专业对体育课程有不同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会让很多学生掌握一些无用的技能,自己专业所需要的的体育技能却没有机会学习,这样的体育课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体育教育管理部门要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很多职业院校中都会有一些编程专业或者设计专业,这些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工作岗位都要长时间的面对电脑,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增加一些与锻炼颈椎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一些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体能没有太大的要求,为了学生的健康考虑,学校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一些肩颈训练的体育项目。高职院校中还有护士专业和餐饮管理专业,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学校可以将锻炼学生身体力量的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课堂中帮助学生进行训练。一些男生较多的学校还有汽修专业和机电专业,这两种专业都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有机械专业和塔吊专业,这些专业在实际工作中都需要攀登作业,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有专业能力外还有臂力的要求,学校就可以将训练臂力的体育项目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如果想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5]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如果想实现改革和创新,就必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这种针对性的教学能让体育课程实现其存在的意义。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丰富教学内容

現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都会根据教师的特长制定教学内容,导致体育课程中主要项目都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比如球类和田径类,很少有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诉求开展教学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的还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为了能有效的提高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用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增加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体验感,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样才能明确的了解学生心理最真实的想法,并且还要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喜好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提升课堂的质量。

例如:很多高职院校中都有机电专业和工程专业,这种类型的专业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校就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增加健美操或者动感单车这种教学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运动的效率。土建专业的学生以后在工作中要经常趴在桌子上看图纸或者在建筑工地工作,这种类型的专业对学生的上肢力量和灵活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让学生参加户外拓展训练。文秘专业或者会计专业的学生就要求有很高的注意力,由于长期坐在电脑前,对腰椎和颈椎的伤害很大,学校就可以给他们增加排球或者高尔夫球这种体育项目。导游专业和餐饮专业的学生步入工作后需要长期站立,并且这种服务性的行业都需要良好的形象,还有一些运输专业和物流专业的学生对学生的下肢力量有很高的要求,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兵乓球或者足球课程。虽然丰富教学内容会给学校增加很多支出,但为了能让学生健康的成长,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全力支持。

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体育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就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体育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高职学校的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将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被动。为了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礼龙,赵晋.探析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现状及改进措施[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10-15.

[2]赵廷强.试析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05):77.

[3] 王艳珍.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交际,2015(7):197.

[4] 张建斌.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分析[J].时代教育,2017(20):49.

[5] 杨庆玲,刘夕榕.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3(4):111-113.

作者简介:郑玉梅,1968年4月出生,女,汉族,籍贯山东潍坊,职称讲师,学历硕士,单位滨州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滨州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体育教学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0:41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5:36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0:17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