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是移动学习的关键

2021-09-10 07:22何曼
在线学习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习平台学习模式移动学习

何曼

作为经典诵读培训项目设计总监,徐嘉翊认为,设计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是该项培训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学习模式 学习平台 移动学习

截至目前,经典诵读培训项目已成功开展两期,受到了广大参培教师的好评,实现了提升参培教师的中华优秀文化素养和经典诵写讲教学水平的培训目标,助力了推普脱贫攻坚工作。项目设计总监、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徐嘉翊告诉本刊,经典诵读培训作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一环,肩负的使命重大,承载的意义深远。在此背景下,设计基于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是该项培训成功的关键。“我们考虑把这个项目做成面向不同学习群体的培训,长期运行下去。”

基于调研需求的移动学习设计

在线学习:经典诵读培训的课程设计是怎样的?呈现了怎样的特点?

徐嘉翊:设计合理有效的移动学习课程和学习模式能够让学习者在工作、休闲之余,随时、随地、随身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实用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充分感受移动学习带来的学习便利,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事实上,经典诵读培训采用的也是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满足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需要。在移动学习模式中,课程内容要能持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在项目启动初期,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课程设计团队结合项目建设需求进行了一系列前期调研工作,并结合调研数据分析,确立了课程建设方案。

从内容出发,我们针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对照新课标,将其分为启蒙学段、认知学段、提升学段、拓展学段。并结合建设方案中各学段的培育目标,对照新课标教学需求,在中华经典资源库已有视频资源基础上,遴选出4个专辑课程内容。每个专辑内的内容设计,均包含各学段教学所需的文学作品。

关于课程设计,我们将其分为两个环节:教学环节设计和评价环节设计。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试听教学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形式形象展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比例。根据知识留存率和学习形式,将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将教学环节设计为三个层面:一是阐述层面,包括听讲、阅读、视听环节;二是练习层面,包括演示与实践;三是应用层面,包括讨论、传授、资料。这三层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5个板块呈现:听、讲、诵、书、用。其中,“听、讲、诵”用于提升教学能力,“书、用”则用于提升教师素养。

此外,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针对所选视频资源的内容,进行了视频的切分改造,以适应学员的碎片化学习需求。配合视频所讲的知识点,设计了书法欣赏、人物小典、实用课件等多种配套资源形式。同时,团队还结合每日班级社群的服务需求,设计了小试牛刀、口部操训练等不同环节的学习资源用于社群推送。目前,4个专辑共计建设了979个课程学习资源。

关于评价体系,也没有简单采取传统的成绩评价形式,而是将学习行为评价、学习成绩评价以及学习输出评价3个维度结合起来,进行了评价体系的综合设计。好的培训效果,不能简单地从成绩的判定出发,而是需要对学习者的学习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行为的跟踪评价,以及学习成绩评价,是考量学习者的学习输入情况和成果。而各种互动实践环节的评价,则体现了学习者利用所学进行输出的应用能力。通过综合测评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现学习者在本次培训中的培训效果。

有针对性地进行平台优化升级

在线学习:通过首期培训的经验积累,第二期培训进行了哪些优化?

徐嘉翊:第二期培训的开展正值疫情期間,对培训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总结了首期培训的经验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升级优化。

一是优化报名系统。针对首期培训报名阶段出现的层层上报的教师信息有误问题,在第二期培训开始前,平台全面升级了报名系统的流程功能,由各地区组织统一申报,改为教师线上自主申报。我们为各省市地区的相关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报名系统的管理后台,他们通过后台不仅可实时监控报名数据及当前进展,及时排查和删除不符合报名资格的教师数据,还可随时查看本省市地区参培人员的培训结果及证书获取情况。这样的优化既方便教师自行确认和修改个人信息,同时也方便各省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度的把控和查询。

二是优化学习系统。为保障参培教师工学平衡,学习系统内部增加了断点续学、误点回顾、灵活打卡、限期补学等一系列优化功能。学习评价采用能力认证和效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测试评价方式,通过对学员学习行为的监控和数据跟踪,结合学员动手、动口实操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课程活动的互动参与程度进行阶梯式评价。学员在完成学习后,会获得一份可视化的专属学习简报和证书。基于学员的实际学习成绩和日常参与分享、实践活动的情况,学习系统会生成不同星级的证书,优秀学员将获得五星级证书,结业证书则分为三星和四星。

三是优化支持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微信社群服务优势,结合在线直播功能,疫情期间,培训仍然做到每周按时组织答疑辅导及线上讲座直播活动。每次讲座直播均有专业运营人员进行录播留存及内容整理,讲座结束后,及时进行直播讲座回顾页面的制作,确保疫情期间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参加讲座的教师,能够通过回放服务享受同等培训指导内容。此外,为保障培训的顺利开展,每个班级社群均配备班主任、督学助教及辅导教师,确保群内及时应答学员的各种问题疑惑。

活动设计,让诵读有输入更有输出

在线学习:除专项培训外,你们还组织了征文、诗朗诵等活动。为什么?

徐嘉翊:我们始终认为好的培训一定不是灌输式的,不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要保障经典诵读培训的质量,不能仅仅依靠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师资配备,还需要结合各种实践活动,让参培人员能学会用,有输入更有输出,真正把培训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

因此,在进行活动策划时,我们构思了很多有意思的主题,希望通过不同的主题吸引和鼓励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活动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比如,在2020年的培训中,我们把主题活动策划成了三个不同的系列,借鉴《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设计了“故乡风·原创征文”大赛、“人文雅·经典征集”大赛和“家国颂·中华教师好声音”大赛。数据显示,参培学员的好评度和支持度非常高。

“故乡风·原创征文”大赛稿件征集活动历时近两个月,累计收到1656部参赛作品,最终评出了16部优秀作品。参赛教师以故乡情为主题,结合经典诗词进行了作品创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稿作品。

“人文雅·经典征集”大赛则面向所有参培学员广泛征集“身边的经典”,包括故乡风貌、经典文物、传统民俗、历史古迹等。最终入选的53件投稿作品,以“图文+音频”的形式,收录定制为2021年有声日历。在有声日历上,既可以浏览经典文化的图文介绍,也可以扫码倾听经典背后的语音故事。通过大赛,我们将入围教师身边的经典分享给更多的人。

“家国颂·中华教师好声音”大赛则是我们每年的重头项目,由培训的辅导教师团队领衔评委团,面向所有学员征集中华经典诵读视频投稿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优秀诵读作品,可作为后续中华经典诵读语料库的补充,为后续相关培训或诵读基地建设提供辅助资源。大赛同时遴选优秀学员为国庆献礼,接力录制《读中国》公益视频短片,在各大媒体平台推广宣传。通过大赛和公益短片的活动策划,在引导教师通过大赛活动实现培训成果转化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培训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如果说通过培训,我们把教师集结在一起共同学习进步的话,那么通过活动,我们更希望不止是教师,他们身后的学生也能够一起参与,这也是活动设计的初衷。

猜你喜欢
学习平台学习模式移动学习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微信及微网站的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泛在背景下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平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