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鑫 金向阳 郑莹
摘 要:新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育引导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实践教育与战略发展的矛盾,是现阶段大学和社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三维一体”服务模式针对大学生群体,在河南、黑龙江等地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联合高校、社会资源的实践平台,合力构建大学生实践综合服务的新模式,信息更加透明,实践性更强,对接专业助学、专业支农、专业协商三个方向,为我国高校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132-04
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需要培养全面训练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节奏及其运行逻辑。实践是达到这一培养目的的根本方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培养才有利于国家整体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强调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
实践教育绝不能“动动手、散散心、应付了事”,必须融入个人逻辑思维、工作规划、落实行动等多方面因素。尽管一些大学设有相应的课程实践项目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上,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基于上述情况,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教育教学改革角度展开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整体还在探索与实践阶段,对最佳创新模式的探究仍在持续。
“三维一体”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联合平台、高校、社会资源三方面,合力构建大学生实践综合服务的新模式。本文在介绍这一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建设模式和机制,为我国高校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三维一体” 模式概述
三维一体模式是基于平台、高校、社会资源三方融入的培养教育模式,可使信息更加透明对称,资源更加开放,着重培养大学生专业逻辑,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解决专业实践项目不好找、实践锻炼形式化的问题。
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在满足专业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课程和社会实践项目,设定活动项目条件;社会各领域应挖掘存在的需求,为高校提供实践区;社会与学校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搭建大学生逻辑与实践培养的对接平台。高校可以输出专业实践团队弥补社会领域的空缺,社会则根据需求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大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则根据自身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了解行业发展和社会现状。针对不同学生提供特定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项目,既满足了学习者就业和职业提升的需求,又实现了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
现在我国有不少高校和地方组织运用过类似模式。例如河南乡村教育共同体这一民间组织,联合有兴趣教育需求的40多个小学成立教育基地,与50多所高校、100多个社团形成联合体,小学提出支教需求,参与的大学则派出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支教服务,实现实践输出端对接社会输入端,互利共赢。
二、现阶段高校人才实践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现在高校实践教育越来越多,但在这一可喜现象的背后不难发现,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更多的是依赖于学校的力量,自发自觉、创造性地参与活动的学生比例少之又少,尤其高年级和毕业生参加志愿活动的频次突减。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理论认同向实践认同转变的挑战。想要理论知识成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甚至内化为理想信念,就必须通过实践的验证和充实,进而才能成为自己独有的价值判断。当前,一些高校对实践育人重视不够,工作还主要停留在教学实习、暑期“三下乡”、勤工助学等具体活动上,稳定长效的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仍不到位,实践育人效果不佳,导致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和教育机会,缺乏对社会正确的认识[2]。其次,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仅仅是完成了调研任务,实践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
(二)社會实践的专业相关性不强
如今一些高校社会实践内容仍以参观走访、志愿服务为主,与学生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实践项目较少。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大学教育细分专业、教育目标面向就业,社会对专业化实践有具体需求,若依据学生的专业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社会实践,让社会实践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将会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不仅要依靠创新创业园、创客空间、创客沙龙、创客工场等专门平台,还要依靠学校实验室、实训中心、科研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基础平台,创建一个整体的、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体系[3]。
(三)社会实践信息来源受限
高校学生大部分社会实践信息来自学校(高校布置、校内社团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现在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引导高校学生外出实践的平台逐渐兴起,社会实践信息多元化、高端化、丰富化的特点也日益显现。但是弊端也曾出不穷。例如社会实践的地域性拓展,使实习实践的门槛不得不提高,本科学校的身份变成了“通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大一部分专科学校的学生错失了更多机会。社会实践的信息大多由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公布,时效性极强,但用户并不能定向地查找所需信息,易导致信息遗漏。
(四)社会机构与高校之间联系不紧密
现如今,社会上大部分实践机构仍保持独立状态,尤其是乡镇,因此部分产业的缺口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实际上,可以在乡镇建立实践机构,与高校学生完成良好对接,实现双赢。例如乡镇缺乏兴趣教师,可以与师范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输送模式,农民缺乏专业的育苗种植科学知识,可以与农业专业大学生建立试验田等,以满足彼此需求,上述工作需要高校、社会、平台三方共同完成。
三、“三维一体” 功能介绍
(一)高校——育人的领导者
大学阶段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兼顾,理论即知识输入,实践即知识输出,最后对接社会需求。校方可以让学生在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前往养老院、中小学、农村、工厂、企业或者社区等展开敬老助残、支教、宣讲理论知识以及打扫卫生等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并让这种意识成为必然引导[4]。
高校应看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考古专业应到考古现场花几个月的时间亲自发掘;机械专业必须将传统机械的实践和新兴机械领域结合,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研究;园林专业应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园林实物,在现实中激发更多的创造。校方应定期安排大学生参与到校外的社会实践或者公益劳动等活动中。各类专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不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应分科分类分人的安排实践项目,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学校应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改革:1. 各高校成立项目实践机构,下设各学院专业分支,统筹推进学生的校外实践管理,分析评估各院系的实践项目和社会相关领域的符合度,监督项目落实,为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扶持。2. 各院系需要根据专业和学生个性,制定不同的实践方案,并将其纳入大学生必修项目,安排灵活的校外实践时间,坚持在实践项目中增设问题研究和处理问题部分,即让学生做到“实践/分析/尝试/落实/认识”,坚持实践项目和学术研究的双向培养模式。3. 各高校要加大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重点培养“指导型教师”,让其能够对实践项目提出问题并创造问题,为学生提供可学习思考的空间。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领导和应变能力,能够应对项目实践中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
以上三方面是对学校方面需要创新的方法建议。当然,这些创新要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就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资源弥补学校需求。
(二)社会——育人的支持者
各行各业既是高校输出资源的“需求者”,也是针对高校实践项目的“提供者”,两种身份相互联系。“需求者”是指针对性人才的需求,社会各方面仍需要高校专业知识提供解决方案,很多领域大学生即可完成。“提供者”提供的是实践机会。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很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以会计专业为例,大多高校基本都设有实训课程,但由于学时有限,整个实训过程大多仓促,甚至由于业务量大,学时结束时也不能将实训全过程讲解完毕。但真正的实务远比实训课程的内容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将社会的资源仓库对接到到大学课程实践项目中。
对此,社会需要提供资源,与高校进行对接:构建大学生服务区域的长效机制,比如建立专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并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服务区域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科学设计、组织与管理单次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引导大学生拓展志愿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服务的质量与品质。完善活动组织机构,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大学生服务管理[5];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发掘社会各领域需求,按照地域、领域、门类做好划分,根据各类需求,完成安全、等级、专业性质评估,形成针对性的需求报告。
以上三点措施,需要有专门的平台进行支撑。
(三)平台——育人的中介者
平台要协助完成社会和高校项目的对接,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有实践意义的机会。高校与社会双方联动,学生作为“参与者”,自身需求得到了解决,也就解决了现阶段“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学生在走上岗位时也有了一定的实操能力,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对于平台的成立,有以下设想:1. 平台构建需要对接高校信息和社会信息,需要和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联合,夯实法律、机制基础,形成资源信息网,覆盖所有在校大学生;2. 平台设置要形成地域—领域—专业—项目—期现—人资的体系布局,坚持多学科交叉联合,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管理学等13大类全部学科,为学生提供“4C”(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实质性活动;3. 运用AI推荐算法,向学生需求自由推送,引导学生参与。为设置高校和社会端口,高校可以申请相关实践项目,社会各领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申请高校资源支持。
高校、社會经过平台的融合联系,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更加透明有效,三者共同协作完成大学生的综合培养。
四、“三维一体” 实践方向
(一)专业助学
近几年来,支教助学成为各大高校学子假期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高校学生去偏远地区支教,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助学支教的意义在于通过输送年轻优质的师资,实践创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困难农村儿童接受新鲜教育资源;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领导能力的培养,提升了项目成员的良好品格、领导力和实干精神,他们在未来将以更大的能量继续关注、推动我国教育的进步;青年支教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为社会输送正向能量,为公益行业带来积极影响。我国的一些省份和高校陆续推出并实施大学生支教一年,回来后免试读研的政策,这一政策也突出了高校对大学生支教的支持。
(二)专业支农
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挂牌,证明了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农业人才下乡”计划的实施,从产业、融资等方面给在乡、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以帮扶,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在这一政策影响下,响应“三支一扶”政策中的支农扶贫政策,将“三农”情怀作为文化育人的内核,厚植于专业教学、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中,成为各大高校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方向。
构建一个专业助农的大平台是必要的,平台可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厚植“三农”情怀,将倾心服务“三农”的情怀,贯穿、融入专业实践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毕业生刘彩华多年来坚持与当地农业科技部门联合,带头实验新品种,坚持推广、示范应用良种、先进栽培技术等,带领周边百姓依靠科技增收致富。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教育引导学生学农要爱农、爱农要务农、务农要兴农,并在实践中将这种情怀运用到学生的思想和工作中,达到育人目的。
(三)专业协商
目前,“双创”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其中校企合作作为实现“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等院校也在不断地深化高等教育,各高校也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成为多数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新模式从人才培养出发,实时与学校进行沟通,根据高校与企业组织属性的差异,深入推进“校企项目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坚持开放性、社会性、市场化的实践平台建设理念,不断加强开展“校企项目合作”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建设,提高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通过学校品牌建设与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推进专业和实习岗位的精准对接,实现校企双赢,增强地方企业与学校开展项目合作的意愿与信心[6]。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N]. 黑龙江日报,2021-06-24(08).
[2] 黄蓉生,孙楚杭.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2(Z1):36-38.
[3] 黄文,李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 大学教育,2021(07):176-178.
[4] 张海彬. 解析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5):171-172.
[5] 韩永平. 大学生服务区域社会的实践育人新模式研究[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1):198.
[6] 朱华山. 推进高等院校综合改革 加强校企“双创”人才培育[J]. 中国科技产业,2016(01):59.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