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竞赛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探析

2021-09-10 07:22沈亚男陈琳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沈亚男 陈琳

摘  要: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其中,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随着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蓬勃开展,双创竞赛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乡村振兴”等竞赛主题的开展,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竞赛中多维度多层次能力的训练成了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新平台。通过比赛,众多创业项目落地,成为农业院校就业工作的新助力。高校应通过优化竞赛项目,促进成果转换,全面提升农业院校创新育人成效。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竞赛;双创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033-0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据统计,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达到286.37万人[1],其中,农科类研究生人数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如何更好地提升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新时期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相继推出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成为新时期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抓手。

一、双创竞赛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新课堂

(一)开展青年红色筑梦爱国教育

借助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特点,高校应在创新创业比赛中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由抽象变得更具体,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牢固初心信念,更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振兴人才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開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我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要紧密联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认清使命、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服务于乡村振兴。高校应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的有效实现方式、田园综合体与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农耕文化、农地制度改革等方向开展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

(三)学以致用的学术科研公益实践

高等教育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以及发展,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竞赛中突出了公益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注重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元素相结合,最终质变为有针对性、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型公益模式。

二、双创竞赛是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新平台

(一)结合专业科研打造实践平台

高校应将专业和科研紧密结合,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创业项目,实现产学研一体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院校传统教育与双创教育培养的新模式,高校以“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龙头,结合专业开展英语竞赛、电子竞赛、数学建模、计算机竞赛、力学竞赛、GIS竞赛等学科竞赛。正是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与学生研究方向和领域相结合,打造科研成果转换类创业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扎实专业基础、激发创新的能力,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创业大赛作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展示与转化的平台,能让更多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创业导师,并成为创业参与者、财富创造者、成果转化者和项目扶持者。

(二)结合比赛训练综合技能平台

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多,要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扎实的专业技能,高校人才培养还需要开展全面的综合技能训练。沟通能力,口头、书面及图解表达能力,团队工作和人际能力,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是新时代研究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关系到人才的长远发展。农业院校要结合创新创业的广泛开展,充分调动、挖掘和整合资源,为综合技能的培养做好引导和支撑工作。

三、双创竞赛是农业院校就业工作的新助力

创新就业思路,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高校应通过创新创业比赛,让久居象牙塔的学生深入社会,开拓视野,对行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就业形势,在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规划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建立规划意识;通过比赛的相关培训指导,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就业及求职经验,在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激发下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完善孵化机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以“互联网+”、创青春、三创赛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比赛,挖掘了很多大学生中具有高价值的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服务等,这些项目在创新创业的孵化机制下迅速落地,在全国高校中影响深远,树立了较好的榜样,激发了研究生的创业兴趣。

拓展教育思路,提升双创教育质量。高校应以赛促建,完善学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从单一课程丰富为包含理论课程、团体辅导、个体指导、专题讲座和竞赛训练的完整体系,各环节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理论与实践同时发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权利,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提升学生创新素质;通过理论教育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内化创新创业素养[3]。

四、双创竞赛是促进成果转换提升育人成效的新方法

精准项目选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具有资金有限、项目周期短、综合实践性和自主创新等特点,对项目的选题有一定的要求[4]。项目可以结合导师和个人的研究课题,做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特色学科的建设,真正做到把知识转变为财富。

合理团队建构。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要重视团队的价值和作用,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明确目标,重视成员间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互补协同效应,保持团队的动态和开放,贯彻团队的统一价值理念,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强大的战斗力[3]。

标准文书撰写。商业计划书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市场的调查、政策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构想、技术的结合、运营的思路、发展的规划及财务的预算等。文书的撰写要符合文书格式要求,内容翔实具体,财务分析准确,数据引用规范,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行排版设计计划书,这也是对学生文字和语言驾驭能力的训练和培养[4]。

成熟路演训练。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路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常八分钟的路演和答辩,直接决定着该项目的竞赛结果。在路演中要求着装规范,言谈大方,举止得体;路演幻灯片要精简清晰,使评委和观众对产品的价格、质量、性能、产品特色等信息一目了然,对市场现状、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介绍,力争做到简明清晰地表述运营情况,包括技术发布、用户数里程碑、线下拓展情况、加盟情况等数据。答辩干净利落,充满自信,对于项目现存问题要坦诚相告,寻求评委的指导[5]。

孵化商业落地。为了创新创业项目更快落地,很多高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资金投入、平台孵化等方面,选拔一些市场发展潜力大、有自我发展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以及具有开发优势的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并提供科研生产服务、培训服务、政策金融服务、基本服务等,使项目尽快落地[6]。针对研究生创业的入门难、经验薄、起步弱的特点,创业孵化机构可为其提供公用服务设施、代办工商基本服务、提供政策指导等方式,协助入孵企业顺利落地。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校生人数逾2.8亿[EB/OL]. (2020-05-20)[2021-01-20]. 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520/c1053-31716824.html.

[2] 习近平. 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0L]. (2019-09-05)[2019-05-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6/c_1124967725.htm.

[3] 董魯皖龙,赵秀红. 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三届述评[N]. 中国教育报,2018-11-26.

[4] 戴永辉,冯彦杰,徐波. 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实践[J]. 中国商论,2019(24):239-241.

[5] 林伟连,吴伟. 以“IBE”为特色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154-157+180.

[6] 张佳景,李静,刘小利,等. 创新创业竞赛与高校育人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06):92-95.

(荐稿人:刘君娣,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