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策略

2021-09-10 21:00:47谢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提升身体素质

谢彤

摘要:在当今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了学业方面,进而忽视了体育运动,在此背景下,亟需借助有限的体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从遵循递进模式,健康提升体魄;制定科学计划,有序提升素质;拓展理论教学,升华体育认知三方面,对提升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日常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高中体育;身体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161

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开展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完成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完成高中学业和相关的考试。纵观当今教学现状,体育课程的开展往往是按照自由活动的方式进行,由此,不仅不会让学生具备更强健的体魄,还会让他们失去接受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的机会。进而,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也失去它应有的價值。

一、遵循递进模式,健康提升体魄

由于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投入的时间不够充沛,因此教师要想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就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分为几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以及放松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在训练中的具体表现,来决定学生应该处于哪个阶段的训练中。由此,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就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有序完成。

例如,教师可以以整个学期的体育课为主要对象,来开展运动教学。教师可以在初期,将教学定位为肌肉激活基础阶段。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基础性的运动。例如有氧训练、热身训练、柔韧训练以及腹肌训练等。当学生能够轻松的完成最初设定的运动负荷后,教师应该为学生增加运动的负荷,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其后,教师可以推进自身的教学环节,带领学生进入发展肌肉力量阶段。在此环节,教师应当让学生使用杠铃和哑铃等运动教具,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肌肉爆发力和密度。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哑铃飞鸟、单杠硬拉、哑铃上举等基础性的练习,初步强化自身的肌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增加肌肉放松环节,让学生在进行重量训练后,有意识地放松肌肉,加快肌肉的恢复程度。由此反复,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会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二、制定科学计划,有序提升素质

借助体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除了让学生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中,遵守递进模式的原则,还需要借助科学的训练计划,才能有序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制定科学计划时,教师不仅需要学生通过运动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且在饮食方面也要注重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由此,才能够有规律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以身体的各个部位为训练对象,制定相应地训练计划。对于弘二头肌的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二头弯举训练。以每组8-12下,练习四组为基准。对于胸部肌肉的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弹力带进行交叉夹胸训练,以每组8-12下,练习四组为基准。对于背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弹力带和杠铃,进行高位对握划船训练。以每组8-12下,练习三组为基准。对于肩部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坐姿前平举训练。由此依次锻炼。当完成一系列无氧运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氧运动,进而进行肌肉拉伸运动。对于饮食环节,教师可以按照早中晚的时间段,来进行规划。在早晨尽量让学生摄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在晚上,则可以是坚果、花生、鸡蛋等。对于睡觉环节,教师也需要学生完成四个睡眠周期,以此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三、拓展理论教学,升华体育认知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拓展理论教学环节。虽然从表面来看,理论知识不会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因此,学生在掌握了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后,就能够更好地完成关于身体运动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切实让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组建“体育生理知识大讲堂”活动,围绕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法》《运动生物力学》等专业书籍,进行知识的普及。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运动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教师为学生设置的运动动作,能够锻炼学生哪部分身体肌肉,并且为什么要如此锻炼。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运动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运动计划的设计原则。再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运动训练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短中长期训练的基础准备和条件。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运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机械效率。由此,学生便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掌握丰富的人体理论知识,进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借助体育课程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符合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而且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更加投入地进入到各科的学习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教师需要注意,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需要以学生自身的实际身体机能情况为基准,让相关的教学活动,能够真正地契合学生实际地成长需求,进而最大化地发挥效果。

参考文献

【1】殷知博.如何提高体育生身体素质及训练成绩[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18-120.

【2】张燕. 高中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锻炼的策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陕西省兴平市陕柴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提升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3:36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5:25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